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流沟通,人际交往,都如同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自然而然的产生因果,产生缘份。
     今世若要完全杜绝尘世,没有新的孽缘、恶因产生。
     努力修持,锻炼神识是唯一的途径。
     释门要求信徒弟子断舍离,放弃尘世一切,皈依三宝,只有出家后青灯古佛,朝夕诵经不止,才是真正的修心。
     佛陀认为只有出家,抓住佛、法、僧,才能达到修心的最高境界。
     儒门也强调修心,但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不信神鬼,只祭拜祖宗。主张恢复古礼,人与人之间因为地位的不同,以纲常维系。
     至圣先师教导弟子总结起来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之第一纲: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第一纲奠定了王权内部的关系,以皇帝为核心,臣要忠心耿耿,君要身正言明,誓做尧舜。
     君王不正,荒淫无道,臣子则可以择良主而侍,投奔明主不算背叛。
     第二纲:父为子纲,子代父亡,子不死不孝。第二纲明确了家庭中的父亲的权威,父亲做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能力的大小,决定了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父亲应该为儿子做出正面榜样,引导儿子走正路。儿子要听老子的话,将家庭的优良美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将来再传扬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父亲的如果不爱儿子,不爱老小,不能做出很好的表率,当儿子也不必愚孝,可以离家独立创业。
     第三纲:夫为妻纲,这一纲强调的则是夫唱妇随,家庭和谐的准则。做为丈夫,男人是强壮的象征,理应成为妻子的保护伞,只夫妻同心,才能把日子过好,才能做到家庭和睦,琴瑟和鸣。
     老婆上要孝顺老人,下要抚养儿女。
     丈夫除了给家庭挣来一定的钱财做为经济基础,还要体贴妻子的辛劳。
     老婆不贤,休之可也。
     丈夫不贤,妻子也不必抱着从一而终的观念,可以改嫁他人。
     三纲上至国家,下到家庭,甚至给每个人都制订了行为规范。
     让红尘中的男女,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乡野村夫,都能拿来规范家庭,教导儿子,妻子。
     儒门至圣为了三纲顺利贯彻执行,同时提出了人们必备的五种德行准则。五种德行便称为五常。
     分别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为骨架,五常为血肉。
     构成了儒门几乎全部的修行心法。
     儒门教导弟子的目的,不是让他们遁世,避入空门,而是要求弟子们要入世,以学到的本领为天下苍生谋利。
     他们将修炼的步骤分为四个步骤。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弟子天赋不一样,每个人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一样。
     各人的悟性也有高有高低。
     并非人人都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但是不要紧。
     至圣先师教导弟子:做到第一步,修身养性,足以证明是个成功人士,这一生没有白活,死的瞑目,走的安心。
     因为儒门之学,正好契合了尘世男女的名利心、逐权心、争霸心。
     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激励自己的精神食粮。找到激励自己奋斗的力量。
     所以尘世中男女对儒门之术信仰之深,远非释门空空之论,看不到,摸不着的,虚幻来世论所能比。
     论起对人心的控制,儒门比释门更厉害。
     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黄髻孺子,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大人、师长教导给他们的至圣先师传下来的经典语句。
     儒门之法不知不觉,便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对每个人影响。
     另外,以儒门思想教育百姓,辅助治国可比释门作用大多了。
     所以不管哪个世界,哪代帝王,都是以儒门思想治国。
     以释门宗旨治国者,演化之路早已锁死。
     每个人看似平安喜乐,实则早成了没有独立思想的行尸走肉。
    喜欢。
  

第348章 儒门之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