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玺,玉质温润,上面刻着西夏的文字。
     他双手将锦盒高高举起,“此乃西夏传国玉玺,今日献给大宋,愿陛下圣恩普照,护我党项百姓。”
     李彦仙看着跪在地上的李乾顺,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垂首肃立的西夏大臣,心里忽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缓缓弯腰,接过锦盒,入手沉甸甸的。
     那不仅是一枚玉玺的重量,更是一个王朝的终结。
     “李国主请起。”
     李彦仙的声音沉稳有力,“陛下已有旨意,定会善待你和西夏皇室和百姓,你不必忧虑。”
     李乾顺这才站起身,脸上早已没了国主的威严,只剩下如释重负的疲惫。
     他又示意身后的大臣上前,两名大臣分别捧着一卷图册和一本簿籍,送到李彦仙面前。
     “大人,这是西夏的舆图和户籍名册。”为首的大臣声音低沉,“全国二十州(不包括先前割给大宋的两个州)三百余县,皆在其中。百姓共计三百万余,也已造册完毕,恭请大人查验。”
     李彦仙接过舆图和户籍,展开舆图看了一眼,上面用西夏文和汉文标注着山川河流、城镇关隘,绘制得极为精细。
     他点了点头,将东西交给身后的随从,沉声道:“西夏归顺,乃顺应天意民心。
     从今日起,兴庆府及西夏全境,皆归大宋管辖。
     李国主,你且率众回去收拾好行李,两天后和公主一起准备迁往汴京吧。”
     “谢大人。”李乾顺躬身应道,声音里终于有了一丝轻松。
     他转身对身后的文武百官道:“诸位,如今大夏已归宋,希望大家……希望大家继续为大宋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臣们纷纷应诺,声音参差不齐,却都透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有人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大宋的军阵,眼神里从最初的恐惧,渐渐变成了几分对未来的茫然。
     李进站在李彦仙身后,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胸口热血翻涌。
     他想起上个月前大军兵临城下时的紧张,想起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日夜……如今,城门洞开,敌国归顺,这一切终于有了最好的结局。
     他抬手抹了把脸,不知何时,眼角竟有些湿润。
     “李军长。”
     李彦仙的声音传来,“传令下去,按计划入城。”
     “是!”李进挺直脊梁,对着身边的传令兵高声下令,“各师听令!按第一方案入城接管!一师控制城门及城防,二师接管府库及官署,三师维持城内秩序,安抚百姓!动作要快,纪律要好!”
     “得令!”传令兵应声而去,很快,号角声在军阵中响起,低沉而有力。
     数万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却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甲胄碰撞的铿锵声、脚步声、号令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王朝更迭的壮歌。
     李彦仙站在吊桥边,看着大宋的旗帜缓缓插上兴庆府的城门楼看着自己的将士们有条不紊地接管这座百年古城。
     热风依旧吹拂,却仿佛带着一丝新生的气息。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玺,又望向东方汴京的方向,唇角终于露出一抹释然的微笑。
     七月初九,午时,西夏归宋。这一刻,将永远镌刻在史册之上。
    喜欢。
  

第356章 西夏归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