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来也跟着叛乱,看到陆胤这么有诚意,就率先带着部众出来投降了。
陆胤趁热打铁,率领军队继续向南推进,一路上反复向叛乱的人表明朝廷的诚意,还特意送去钱财礼物安抚他们。那些原本躲在深山里、不服朝廷管辖的叛乱首领,一共有一百多人,带着五万多户百姓,听到陆胤的名声、感受到朝廷的恩德后,全都心甘情愿地来归顺,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认陆胤做主。就这么着,交州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恢复了太平。朝廷为了嘉奖陆胤,又加封他为安南将军。
后来苍梧郡建陵县(今广西荔浦附近)又有贼寇作乱,陆胤率军征讨,很快就打了胜仗。这几次平叛,陆胤前后一共挑选了八千多个身强力壮的人,补充到军队里,增强了当地的防御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永安元年(公元 258 年),陆胤被召回京城,任命为西陵督(驻守西陵,今湖北宜昌附近,是东吴西边的军事要地),封为都亭侯,后来又调任虎林(今安徽马鞍山附近)驻守。
中书丞华核特别欣赏陆胤,专门给朝廷上了一封奏表,推荐陆胤,说:“陆胤天生聪明,脑子灵活,不仅有才干,品行还特别端正,做事干净利落。以前他在选曹任职时,留下的政绩清清楚楚,让人佩服。后来去了交州,他尽心尽力宣扬朝廷的恩德,让四处流亡的百姓都回来归附,连海边偏远的地方都安定下来,没有叛乱。
苍梧、南海这两个郡,每年都会遭遇暴风和瘴气的灾害:刮起大风来,能把树吹断,沙子石头满天飞;瘴气一弥漫,连飞鸟都不敢从那儿过。可自从陆胤到了交州,奇怪的是,暴风和瘴气都没了,商人旅客能平安通行,百姓也没再得传染病,地里的庄稼更是长得好,年年丰收。
交州的州府设在海边,秋天海水倒灌,井水河水都会变咸,没法喝。陆胤又让人修建蓄水池,储存淡水,百姓们终于能喝上甘甜的水。他的恩惠像春风一样,吹遍了交州的每一个角落,连百姓和神灵都被他的德行感化。后来他凭着朝廷的威严,把分散的百姓都召集起来,让大家重新安家。
等到朝廷下诏书,让他回京城任职时,交州的百姓因为感激他的恩德,连家乡都舍不得了,纷纷扶着老人、带着小孩,心甘情愿地跟着他走,没有一个人犹豫动摇,根本不用派兵护送。这些年朝廷派将领平定叛乱,都是靠武力威胁才让百姓屈服,从来没有人像陆胤这样,靠恩德和诚信赢得百姓的心。
陆胤在交州任职十多年,交州附近都是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盛产奇珍异宝,可他家里既没有打扮得花枝招展、戴满珠宝的妻妾,也没有用花纹铠甲、犀牛角、象牙这些珍贵材料做的器物。跟现在朝中的大臣比起来,像陆胤这样的人,实在太难得了。
他本该留在京城,在陛下身边辅佐朝政,帮着陛下治理天下,让朝廷重现上古唐尧虞舜时期的太平景象。可现在让他驻守在江边,职位清闲,根本没法发挥他的才能;而且虎林督这个职位,能胜任的人一大把,没必要让陆胤去。要是能把他召回京城,封他更高的官职,让他担当重任,就能把各项政务办得妥妥当当,朝廷的功绩也会更加显着。”
后来陆胤去世,他的儿子陆式继承了爵位,担任柴桑督(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扬武将军。天策元年(公元 275 年),陆式和堂兄陆祎一起,被流放到建安郡(今福建建瓯)。天纪二年(公元 278 年),朝廷又把他召回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恢复了他将军的官职和侯爵的爵位。
评论说:潘濬公正清廉、做事果断,陆凯忠诚勇敢、性格耿直,两人都有坚定的气节,称得上是有大丈夫气概的人。陆胤自身品行端正,又能把事情办得漂亮,在南方地区留下了好名声,真算得上是一位贤能的地方长官啊!
喜欢。
第92章 潘濬陆凯传(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