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6章 制衡是根本[2/2页]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卿卿是婕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朝廷看似占到了不少好处,不过徐国得到的好处更多。
     通过灭宋一战,徐国不但实力大增,而且终于同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接壤。
     当然,缓冲地带也同徐国相邻,只不过狭长的缓冲地带,无法让徐国对朝廷产生有效的威胁。
     如今——
     向前一步是进攻!
     退后一步是诱敌!
     仅仅一个贵川是不够的,三万镇南军,无法挡住数十万的徐军。
     皇帝与内阁的看法一致,召几位学士入宫商议。
     内阁给出的策略,是继续往贵川增兵。
     “代王请求今年入朝。”
     沉吟许久,皇帝说出一件与议题无关的事情。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杜学士拱手回话。
     “怎么?你们怕了?”
     坐在御案后面,皇帝语气温和。
     “陛下,这些年来,全靠历任代王的苦心经营,才挡住了黑水军南下的步伐。如果代王入朝,就算代国地势险要,依旧无法阻止梁王的野心。”
     “说到底,你们还是怕了!”
     话音落下,皇帝轻声笑了起来。
     杜学士的脸色有些难看,站在中央沉默不语。
     “这几年代王大力扩军,除去代国世子的三万人,至少也还有三四万的长岭卒。再加上代国险峻的山势,你们还是没有信心抵挡黑水军的攻击。”
     “凭什么你们认为镇南军和定南军,就能挡住徐军的进攻?”
     说完后,皇帝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陛下,目前我们无法抽调更多的军队。”
     回话的,是铁学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梁、徐、桐三国,军队加起来超过百万,我们有多少军队?”
     皇帝看向铁学士,语速平缓。
     这不是一句问话,几位大佬依旧保持着沉默。
     “记住,制衡才是取胜的关键!”
     这句话,皇帝几乎是一字一顿。
     “陛下,要如何制衡?”
     刘学士冲皇帝拱手,态度恭敬。
     这只老狐狸,最近一直在寻找御前表现的机会。
     “徐国最忌惮的不是我们,而是梁、桐二国。徐王越怕的,我们越是要拉拢,或者说是安抚。”
     皇帝的解释简单直白。
     “这两国实力雄厚,怕是不好安抚。”
     刘学士显得忧心忡忡。
     “想想看,他们最缺什么?”
     坐久了容易腿麻,皇帝缓缓起身,开始在殿内踱步。
     “梁国被陛下断了商道,恐怕财政会出现困难——”
     刘学士说出自己的推测,不过显得有些不太自信。
     “数十上百年的积累,哪那么容易就被掏空家底?”
     皇帝缓缓摇头。
     猜测被否决,刘学士只得苦苦思索。
     “陛下,梁国占据陈国北境,应该会出现粮荒。”
     很快,杜学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错!”
     皇帝转头看了杜学士一眼,面露赞许。
     “用粮食,我们能暂时稳住梁国,那桐国,又缺什么?”
     皇帝追问一句。
     桐国孤悬海外,靠着贸易和广袤的土地,累积了巨大的财富。
     钱,他们是不缺的。
     在从鲁国购入大量的粮食之后,桐国的世子便再也没有为粮食发愁。
     除去钱粮,桐国还在意什么?
    喜欢。
  

第1006章 制衡是根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