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到有用的经济信息和情报,才是咱们建立这个团队的目的”。
“公开,合法,风险,成本,及时,完整,准确,全面”。郑贯公嘴里默念关键词,王月生很有扔给他一个笔记本和钢笔的冲动。领导讲话,下面没人做笔记,感觉少一大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模仿后世的路透社的发展路径,建立一个全球最顶尖的公开情报和信息机构之一,是王月生一直心心念念的。但他还没有想好,是从情报口、还是文宣口、亦或像路透社一样通过成立电报公司来切入。既然郑贯公一直有革命热情,也许可以试试。
“好了,贯公,台子我搭好了,框子我画定了。这位是褚贵星,另外几位他给你介绍。这是我能支援你的人马,都没有报业从业经验,就是识字,听话,吃苦耐劳,从打杂干起,你带带他们。其他的熟手和关键岗位,包括人事、财务、库房,都得你自己找人。行了,我走了,没事不要找我,有事也尽量自己解决”。王月生说罢,用手压了压示意几人不要起身相送,就径直离开了。
其他几位学员已习惯了校长这副做派,只留下郑贯公兀自在那里瞠目结舌。
找历史名人的好处就是少了许多试错成本,更加少了摸底和建立信任的时间成本,还可以装一把“用人不疑”的逼,果然很爽。
这一天忙的,上午接货,下午见人,实在紧凑。好在忙完了,赶紧回家。
其实,刚魂穿前世,初到贵宝地的时候,王月生是非常有兴趣深入民间体察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的。但是,只用了两天,他就知道什么叫万恶的旧社会。固然他那时的身份也是个富家公子,出门都有随从和保镖,等闲人欺负不到他的头上。但是,看着地痞流氓兵痞衙役任意欺凌百姓,哪怕自己不是当事人,也绝不是什么愉快的逛街体验。他在后世时,在国外连晚上上街遛弯的事情都不肯做,怎会在前世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老黄一大家子人在广州,不可能像他似的在宝芝林留个房间就可以对付了,所以他回宝芝林也不用跟任何人应酬。他前世后世都不擅于此。简单吃了点东西,上床睡觉,魂穿后世。那边石碑引起的热度肯定还在升温,去看看热闹多好。
果然热闹非凡,王月生看着网上的帖子,时而骂骂咧咧,时而乐不可支。突然,冯小姐的视频打了过来。随手接起,目光仍停留在时刻在飞速增加的跟帖上,就听冯小姐气鼓鼓地说,“老板,你还有心思看帖子啊!”
王月生一愣,说“我开着笔记本的摄像头跟你视频,你咋看出我在看帖子啊?”
冯小姐那边一顿,随后理直气壮地说,“你都不看我,眼睛直勾勾地,不是看帖子,莫非你在.......”,说着,挑了下眉毛。
“对对对,看帖呢。咋了?啥事能坏了我的心思?”
“你就看帖子,不看正式的新闻报道是吧?咱家东西让人惦记上了,准备空手套白狼呢”。
“咱家东西,嘿嘿”,王月生挺爱听冯小姐这么说话的,“嗯,谁惦记啊?当初不就是跟那个潘先生说好了,咱们用那些东西换外国的中国文物,这样特区政府模糊处理一下,避开关于出土文物归属的法律问题,只要咱们将换来的中国文物在澳门永久保存就行吗?怎么,潘哥那边变卦了?你老师说话不管用了?”
“潘哥也做不了主啊。算了,我看你也没心思看那些官样文章,我说给你听吧。现在呢,是埃及和意大利一副受害者的可怜模样,说我们赞同你们追索中国文物的请求,但我们没有巧取豪夺过任何中国文物,能不能按照你们“物归原主”的高尚情怀,先把从我们这里拿走的东西还给我们?我们没有中国文物可以交换,但是,可以买,你们出个价”。
“卧槽,这么不要脸啊。谁听说过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掏钱买自家流失的文物的。靠,这是阳谋啊。世界上有坏人啊。英国、法国怎么说?我是冲着他们去的。不是,我老祖肯定是针对的他们,所以我是想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出血的。他俩咋说?”
“这俩说啥?啥也不说。只是呼吁全球尊重历史事实,按照惯例将文物交给更能保护文物或者开展相关研究的地方去”。
“艹”,王月生不禁又爆了粗口,一下子明白了,说“埃及和意大利这俩小弟,肯定是被英法这俩国家撺掇的”。
那边同步监听的刘局长不禁拍了下桌子,对旁边同事道,“太好了,碰到个明白人。否则真的不知道怎么跟零号解释后面的弯弯绕呢,小冯现在的公开身份不可能知道这种级别的幕后操作呀。这下省大事了”。
“就这么交出去?”冯小姐委屈地说。
“狗屁,英国人不交,法国人不交,凭什么让我交。行了,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喜欢。
第326章 打造路透和四国耍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