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杨再兴与文鸯、甘宁等人合力攻破渔阳,阎柔兵败授首,北境局势得以扭转。战后,杨再兴部署好北疆诸郡防务,便与赵云一同启程返回临淄复命,二人一路缓行,历经五日,终于抵达临淄城外,一场迎接凯旋将士的盛会即将开启。
临淄城外的官道上,夕阳正一寸寸沉入西山,将天际泼染成一片金红绚烂的锦缎,连带着道旁的衰草都镀上了层暖融融的光晕。
杨再兴与赵云并辔而行,身后的背嵬军骑卒虽历经数场大战,眉宇间带着掩不住的倦色,队列却依旧严整如铁,马蹄踏地的节奏分毫不乱。
“总算是要到了。”杨再兴勒住赤焰雪蹄的缰绳,望着远处巍峨的城墙轮廓,长舒了一口气。
这五日,他特意放慢了行程,既是想让连日奔波的士卒们喘口气,歇一歇酸痛的筋骨,更是为了心底那个念兹在兹的身影,故意将归来的脚步放得更缓些,好让这份期待在心底多沉淀几分。
(念兹在兹:出自《尚书·大禹谟》,指对某事或某人时时惦记、念念不忘。)
赵云胯下的照夜玉狮子轻轻打了个响鼻,他抚着马鬃笑道:“陛下与诸位大人怕是要等急了。咱们这一路慢悠悠地晃着,指不定早有人已在城楼上望穿了秋水呢。”
话音未落,城门处已传来一阵车马銮铃之声。攒动的人影中,最前方那抹明黄尤为夺目——正是身着锦袍的刘禅。
在他身侧,徐晃正按剑而立,脸膛上笑意融融;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温和;太史慈父子则一身戎装并肩站立,望向归来的将士,目光里满是同袍相见的热络。
而人群稍侧,一抹素衣身影正静静立着,目光却早已如磁石般牢牢吸在杨再兴身上,随着距离一寸寸拉近,那双素来清冷的眸子里,竟悄然漾起了圈圈涟漪,像被晚风拂过的湖面,渐渐漫上温润的光。
“陛下!”
杨再兴与赵云几乎同时翻身下马,快步穿过分列两侧的仪仗,在刘禅面前齐齐单膝跪地,右手按胸,沉声报道:
“臣杨再兴(赵云),幸不辱命,平定渔阳,特来复命!”
刘禅忙快步上前,伸手扶起二人。
旋即,转向赵云,双手紧紧攥住对方手腕,目光在他身上细细逡巡,从鬓角的白发到肩头铠甲上新添的战痕,语气里满是亲近与依赖。
(逡(qūn)巡:本意为徘徊不前、迟疑不决。此处引申为来回移动、反复查看的意思。)
“子龙叔父,您可算回来了!这些日子北境战事吃紧,朕夜里总忍不住惦念,若非有您在良乡坐镇,朕这心里实在难安。”
赵云望着眼前已褪去稚气、渐显成熟的君主,眼中泛起温润的暖意,微微躬身道:
“陛下言重了。此番能破渔阳,全赖振武调度有方,诸将协力同心,老臣不过是在良乡守住了阵脚,实在算不得什么功劳。”
“子龙叔总是这般谦逊。”刘禅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笑嗔一句。
随即转向一旁的杨再兴,脸上笑意更浓:“兄长一路辛苦!朕昨日还与司徒念叨,说按脚程算,今日傍晚你等定能到达。这不,果然让朕等着了。”
周围众人见状,纷纷上前见礼。
太史慈大步迈出,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握住赵云的手腕,朗声道:“子龙!多年未见,风采不减当年啊!”
徐晃也跟着捋着胡须附和:“当年长坂坡前七进七出的威风,如今想来还让人热血沸腾,阎柔那等货色遇着你,算是他八辈子修来的晦气!”
诸葛亮轻摇羽扇,含笑颔首:“子龙威名远播,有你在良乡,便是对阎柔最有力的牵制。渔阳之战能如此顺遂,子龙功不可没。”
赵云一一回应着众人的寒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趁这当口,剑影悄悄挪到杨再兴身边。她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头,目光在他身上细细打量,从肩头到腰间……
而后又轻轻伸出手,指尖拂过他臂甲上那道新添的浅痕——那是在俊靡县攻城时,流矢擦过留下的印记。
“没受伤吧?”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掩不住的关切,尾音里甚至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杨再兴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指腹摩挲着她的掌心,低声道:“放心吧,皮肉半点未破。只是……害你悬心了这许久。”
周围众人见此情景,忙识趣地往刘禅身边拢了拢,故意拉开了些距离。
诸葛亮轻摇羽扇,对刘禅笑道:“陛下您瞧,这夫妻二人久别重逢,定有许多体己话要讲,我等还是暂避片刻,莫要扰了他们才好。”
刘禅笑着点头,眼里满是了然,忙转头对赵云道:“子龙叔父,不如我等先去那边凉亭歇脚,聊聊北境情形?兄长一路劳顿,想必也是累了,正好让他缓口气。”
众人闻言,忙簇拥着刘禅往凉亭走去,特意将这片天地留给了杨再兴与剑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半炷香后,杨再兴与剑影并肩而来。剑影鬓边的碎发微微拂动,脸上带着层淡淡的红晕,先前那抹清冷早已被脉脉柔情融去。
将一切看在眼里的刘禅,这才朗声道:“时辰不早了,诸位且随朕入城。府衙已备下接风宴,我等边吃边聊,好好说说渔阳战事的详情!”
随后,背嵬军由副将统领着往城东校场休整,众人则簇拥着刘禅缓步入城。
此时,临淄城内早已传遍了捷报,沿街百姓自发候在道路两侧,见刘禅与凯旋的将领们经过,纷纷躬身行礼。
孩童们则扒着大人肩头探头张望,目光黏在杨再兴与赵云披挂的铠甲上,眼中满是崇拜。有些胆大的,还不忘喊声“将军威武”,惹得身旁大人慌忙捂住他们的小嘴。
府衙大堂内灯火如昼,接风宴早已备妥。案几沿堂两侧依次排开,每张案上都摆着铜爵、陶碗,还有热气腾腾的菜肴——一碟酱肉、一碗炖菜、两碟时蔬,还有一小笼蒸饼,虽不奢华,却透着家常的暖意。
刘禅走到主位案前坐下,抬手示意众人就座。待众人坐定,他端起面前酒爵,起身道:“今日这第一杯,先敬兄长与子龙叔父!渔阳大捷,北境安定,自此幽州再无烽火之扰,二位居功至伟!”
“朕替大汉百姓,谢过二位!”说罢,他仰头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杨再兴忙
第642章 凯旋归来聚临淄,夫妻重逢诉衷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