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5章 黄县演武试锋芒,新旧英锐较技长[1/2页]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听风雨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刘禅一行抵达黄县,与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会合。众人重逢,席间气氛热络。赵云见了姜维,忆起当年曾传他枪法,一时起了考较之心,于是便提议晚膳后切磋一番,众人皆有兴致,一场武艺较量即将开始。
     演武场上,火把噼啪燃着,将中央空地照得亮如白昼。赵云与姜维遥遥相对,枪尖皆指向前方。
     赵云手中的涯角枪斜斜拄地,枪身在月光与火光交织处泛着一层冷冽的银辉,沉凝如渊。
     姜维的绿沉枪则更显灵动,枪身似浸过深潭碧色,幽光流转间透着几分秀逸,可那精钢寒铁铸就的枪尖却分毫不让——火光掠过之处,寒芒骤然暴涨,锐色逼人,仿佛只消枪尖微颤,便能撕裂空气,破开眼前一切阻碍。
     “伯约,小心了!”赵云一声轻喝,率先发难。
     涯角枪骤然绷直,枪尖破开夜风,如灵蛇出洞,带着锐啸直刺姜维心口,快得只留下一道银亮残影。
     姜维不敢怠慢,绿沉枪横掠胸前,“铛”的一声脆响震得耳鼓发麻,两人各退半步。
     姜维握枪的虎口微微发烫,暗自心惊:子龙将军这一枪竟藏着如此沉猛力道!
     他不敢大意,猛地抖擞精神,绿沉枪尖骤然分化出数道残影,如春日梨花纷飞般层层叠叠,直逼赵云面门,枪风裹挟着寒意,封死了上下闪避的路径。
     赵云却不慌不忙,涯角枪在身前划出半轮银弧,枪影密不透风,将姜维的攻势一一磕开。
     他见对方枪法灵动中藏着巧变,招式虽嫩却已见章法,眼中蓦地闪过一丝赞许。
     随即手腕翻转,涯角枪陡然加速,枪势如狂风卷过荒原,带着劈山裂石的气势猛压过去,枪尖搅动的气流呜呜作响,瞬间反客为主。
     两人枪影翻飞,你来我往间已斗过六十余合。
     姜维额角渗出细汗,呼吸渐促,显然已露疲态,渐渐被赵云的枪势逼得步步后退。
     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牙关紧咬,绿沉枪陡然一沉,枪尖骤然化作一道流光,如流星赶月,带着破空锐啸,直刺赵云咽喉,正是压箱底的绝技——“惊鸿刺”。
     这一枪的由来,源自他昔日率军驰援时,于乱军之中初见关凤挥刀跃马的飒爽身影——那一闪而过的英气如惊鸿照影,深深烙印在心头。
     后来他忆起早年间曾得见杨再兴的那招“刹那芳华”,便将那份惊鸿掠影的灵动与“刹那芳华”的迅疾凌厉相糅合,日夜揣摩,反复演练,终得此招。
     赵云眼中精光乍闪,不退反进,手腕轻旋,涯角枪枪杆在绿沉枪上轻轻一搭一挑,看似漫不经心,却恰好卸去了姜维的猛力。
     “铮”的一声轻响,绿沉枪已被挑得偏开半尺,与此同时,涯角枪枪尖如附骨之疽,顺势前送,稳稳停在姜维胸前寸许处,枪尖寒芒几乎要舔上衣襟。
     “不错。”赵云手腕一收,涯角枪如灵蛇归洞,他含笑望着姜维,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
     姜维猛地收枪,抱拳躬身,额上汗珠滚落肩头,语气却满是敬佩:“子龙将军枪法神乎其技,进退之间举重若轻,伯约甘拜下风!”
     一旁的关凤早看得按捺不住,先前趁着二人打斗的间隙,她便已将架在兵器架上的青云断水刃取来。
     此刻,断水刃正斜斜立在身侧,刀身映着火光,青芒流转。
   

第645章 黄县演武试锋芒,新旧英锐较技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