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4章 一战濡须口(下)[1/2页]

曹操那些事 明州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不仅没能攻克濡须坞,还迎来了甘宁百骑夜袭,将士们气势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北方的步骑优势很难在江南水乡地带发挥作用。
     面对此战初期的不利状态,曹操不得不调整方案,计划了一出油船夜渡洲上的方案。
     相比寻常船只,油船有两大优点,第一是水中行进速度快,第二是防火能力有所提升。
     很明显,这是曹操吸取了赤壁之战的教训,也是对于曹操水军的一种技术性修正。
     曹操想要借助快速的突袭来占据濡须口的江中心位置,有了这个位置就能对对岸的孙权大军制造压迫感。
     否则孙权大军只需要从濡须坞上射箭,便能压制曹军无法靠近。
     计划十分完美,但水战确实不如吴军。
     孙权身边的战将和谋士很快就识破了曹操的计划,派出人马顺势袭击曹军。
     三千将士被俘虏,数千士卒被溺亡。
     这般损失,曹操也只能默默忍受。
     郭嘉曾经说过,江东水战并非他所长。
     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说郭嘉智谋不行,也不是说曹操统帅无能,而是北方骑兵文化与南方舟楫文明的本质差异。
     曹军甲士习惯于平原作战的阵列推进,面对 “楼船、斗舰、走舸梯次分明” 的吴军水师,如同猛虎入笼,丧失了机动性与冲击力的双重优势。
     这一次交手,孙权又大获全胜,曹操只能按捺住内心愤怒,选择坚守营寨不出。
     一连数日,濡须口出奇的安静。
     孙权见曹操既不进攻,又不撤退,不知道搞什么鬼,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亲自刺探曹军军情。
     总不能在此地持久消耗。
     先前说过,濡须坞并不是一座小城池,周边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可以屯田,它完全是一个军事设施,几乎所有的粮草军械补给都需要从后方其他城池送来。
     所以虽然孙权领军驻扎在江东的地盘当中,但实际上与曹操并没有区别。
     想法,曹操掌控着居巢和合肥,从补给线上来说,线路比孙权还要方便。
     故而孙权才想着要刺探军情,以便制定下一步应对策略。
     这一天,清晨大雾,孙权乘轻舟去曹营前观察。
     你说观察就观察吧,孙权居然在靠近曹营五六里地时,命军师擂鼓奏乐。
     声音很快就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曹操蹭一下就从位子上站起来,询问营外什么情况。
     将士来报,说吴军杀来了。
     曹操眉头紧皱,看着江面大雾,加上先前已经领教过江东水军的厉害,他不得不往最差的情况打算。
     吴军前来突袭。
     于是,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退吴军。
     一时间,江面上弓箭遮天蔽日,没一会功夫,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
     孙权令调转船头,使另一面受箭,船慢慢平衡过来,这才安全返航。
     上面的场景是否特别熟悉。
     换个主角是诸葛亮,配角还是曹操,便是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
     孙权借着江雾,成功查探到了曹操处理此类问题的极限状

第234章 一战濡须口(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