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子声音清朗,身后的小公主偷偷拽了拽太后衣角,从袖中摸出个草编的蚱蜢:“这是我自己做的,皇祖母喜欢吗?”
     太后忍俊不禁,亲手将小孙女抱到膝上:“喜欢,比那些金玉宝贝都强。”
     接着皇后携众嫔妃献礼。
     皇后今日着了正紫色凤袍,领着后宫嫔妃盈盈下拜。
     宫女们抬上一架十二扇的缂丝屏风,上头用金线绣着百花图,细看竟每一朵花蕊都缀着对应的宝石——牡丹花心是红珊瑚,兰草瓣尖是翡翠,莲蓬里还嵌着几颗罕见的黑珍珠。
     “臣妾等祝太后娘娘,春秋永驻,芳龄长乐。”
     太后笑着颔首。
     文武百官依次觐见。
     右相刘文柏双手捧着一卷青玉轴装裱的《金刚经》缓步上前:“此乃沈老翰林闭关百日所书,字字皆含菩提心。”
     《金刚经》一展开,殿内顿时响起阵阵抽气声。
     就连庆帝都稍稍倾身,神色认真了几分。
     他抚掌大笑:“好好好,右相真是有心了~”
     顾宁虽然不懂书法,但也能从中窥见几分文人的风骨。
     太后的笑容真切了几分,连忙让身边的大宫女收好。
     顾宁好奇:“为何太后这么高兴收到老翰林的手书,她也爱书法?”
     牧野压低声音,在顾宁耳边轻声道:“这原因嘛,我倒是知晓一二,只是我这里有两个版本,你要听哪个?”
     顾宁把声音压得更低:“还有两个版本?”
     牧野轻笑:“这第一个嘛,比较文雅......”
     “沈老翰林的墨宝堪称当世一绝。他执笔时手腕悬空如鹤唳九天,落笔处力透纸背似松根入岩。这副《金刚经》全卷五千余字,字字如珠玑列星,横似昆仑玉带,竖若寒潭蛟影。
     最妙的是转折处的游丝,细若发丝却不断不散,恍若老僧入定时的呼吸吐纳。”
     太后指尖轻抚“应无所住”四字时,忽然在“住”字的最后一顿上触到细微凸起——就着烛光细看,竟是老翰林用笔锋藏了道梵文真言。
     这般功夫,非得要执笔人焚香沐浴、凝心静气,写一字便调息半刻不可。
     老翰林的书法精彩,牧野的讲解也是绝伦。
     但是顾宁只想听第二个版本,他嗅到了八卦的气息。
     他拉拉牧野的袖子:“你快讲讲第二个~”
     牧野:“......”
     他早就看出了顾宁眼中的八卦之色。
     “第二个,无外乎‘情之一字......”
     “那位老翰林姓沈,是先帝的启蒙老师,也是太后的表兄。当年先帝驾崩时,朝局动荡,多亏沈老以三朝元老的身份力保幼主登基。”
     牧野借着斟酒的动作,指尖在案几上画了个“十”字:“十年前太后大病,沈老在佛前抄经百日祈福。今日这卷《金刚经》,怕是他熬着风烛残年的身子,又抄了一遍。
     顾宁恍然,转头望去,果然见太后正轻抚经卷扉页——那里有个极小的朱砂印,形如并蒂莲,正是沈家族徽。
     大宫女接过经卷时,太后还特意嘱咐:“仔细收在哀家的紫檀匣里。”
  

第294章 寿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