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高车派使团来了,主使官是高车汗国的左贤王莫阿斯。”
早朝刚开始,礼部尚书时录开口道。
“高车来使团了?”
“高车一统大漠草原,正是心气高昂的时候,怎么会派使团过来?”
“应该是日子不太好过吧?”
“日子不好过?也是,前些年天下大乱,应该没什么商队去草原了。”
……
群臣议论纷纷。
沐津并没有制止群臣们的讨论,因为沐津也没有想到高车竟然会派使团前来。
议论了一阵后,声音渐渐平息了下来,百官们都看向沐津,看沐津怎么做决断。
沐津沉吟了下后道:“时尚书,说一下高车汗国的由来吧。”
“高车汗国,又名辘辘汗国,国名由来在于他们使用的马车。我们使用的马车,车轮较小,但高车汗国使用的马车,车轮极为高大。这种马车,因为行驶的时候发出一种特殊的辘辘声,所以又叫辘辘车。因为车轮高大,所以名高车汗国;因为车名辘辘,所以又叫辘辘汗国。
高车人,和我大虞渊源颇深,我大虞乃先古时期有鱼氏之后裔,而高车乃是逐马氏之后裔。根据史料记载,我们两家,当年曾联盟过。后来,联盟战败,有鱼氏被掳难下,经过千年之后,在沐水一带安居,以沐水为国姓。
而逐马氏则北迁至大漠草原,千百年之后为今日之高车。”时录道。
顿了顿,时录接着道:“这是高祖皇帝命人去草原收集各个汗国的史料,一直到宣宗时期完成的。”
沐津呆了呆,听了这时录这段话,不得不感慨记录历史就是有好处的,看看,连旁边国家的祖宗十八代都能给你翻出来。说真的,沐津不禁想起了前世《史记》中关于匈奴的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当初,沐津看到有人科普匈奴的来源时贴出了这句话,一直都不明白太史公为什么要这么写。后来有个网友说了句,汉武帝当年打匈奴,靠得是九世之仇犹可报也的大复仇理论。但是,汉武帝也考虑到,一旦彻底击败匈奴,那么该如何接纳匈奴人以及统治匈奴地。
匈奴是夏后的苗裔,那么和汉人的先祖是同一支,可以看作是汉人的兄弟。那就简单了,大汉统治匈奴不就是将兄弟的家产重新纳入大家族里面了嘛。
沐津又想起了着名精汉刘渊: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现在看看时录嘴里说出来的史料,沐津敢打赌,当年的高祖、太宗、仁宗一直到宣宗,肯定有要将大漠草原纳入统治的心愿。但是,打压世家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以至于只留下了这些可供后世子孙利用的史料,他们自己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埋入了黄土。
“迎接高车使团的事,就交由礼部负责,鸿胪寺辅助。”沐津开口道。
如果只是一般的使团,鸿胪寺出面就行,但来的是左贤王就不一样了,就得让礼部出面了。虽说对外交流是鸿胪寺的事情,但有关礼仪的事,还是归礼部管。
第314章 天上人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