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书子献上了一个蒸汽机的小模型,或者说,他们弄出来蒸汽锻锤,就是从这个小模型开始的。
沐津端详着这个小模型,不禁为大虞工匠技艺的精巧赞叹不已。
看这一个个的零件,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蒸汽机驱动的小车一时半会没弄出来,但蒸汽机船很快弄出来了。
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明轮船。
但因为明轮船的制造比帆船复杂太多,所以应用不广。而且明轮驱动繁琐,就更让人不喜欢用了。大虞用明轮船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在江南的短距离运输上。因为江南有时候风向多变,不靠风力的明轮船不受风向的影响。
蒸汽机则和明轮船是绝配。
沐津对水运极为重视,疏浚河道、维护堤坝、开挖运河、大建船坊……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下来,大虞的水运极为发达。水运的发达,也带来了一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庞大的纤夫团体。
纤夫这个团体,不仅在沐津的眼里是不稳定的存在,在三省的宰相们眼里也是不稳定的存在。之所以大家有这么一个共识,就在于纤夫完全是靠航运吃饭的。一旦一条航道的水运衰落,沿途的纤夫基本上就要陷入困顿的境地。
但问题是,现在大虞的水运又离不开纤夫,毕竟不是所有航道都是顺风顺水的。
蒸汽船的出现,最受利的其实是海运。
海运受风影响极大,海上的大风能轻易吹翻船只,偏偏海船又依赖风帆。海船如果全部改用蒸汽船,那么就不再受制于风力,遇到大风天只需要和风浪搏斗,不需要再考虑帆的影响。
海船的安全将大大增加。
而蒸汽机上船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防火。
而这个问题轻易解决了,那就是放蒸汽机的船舱用铁来建造,而且和水仓相邻。一旦起火,就可以就近取水灭火,极端情况干脆直接打开水仓的门,让大水淹了蒸汽机。
在工部的努力下,半个月后,一条蒸汽机船就下水了。
看着在水里跑得欢实的小蒸汽机船,沐津对玉书子道:“先从小船造起,一步步来。”
玉书子点头道:“嗯,臣打算先从五十石船造起,没有什么大问题后,再造一百石的船,再两百石,最后到三千石。”
沐津很是满意道:“这样就很好,慢慢来,不用太心急。对了,听说工部的造船坊已经开始制造五千石的大船,进度如何了?”
“不太好,主要是世家毁图,以至于五千石船的图纸都损毁殆尽,现在只能慢慢摸索。”玉书子叹道。
这个时候,田秋过来道:“陛下,工部什么时候大量制造此汽船?朝廷如果有大量此种船只,南北漕运无忧矣。”
田秋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正好可以解决掉纤夫这个不稳定的因素。
沐津看着围过来的众宰相道:“葛相,你牵个头,就纤夫的事拟个章程出来。还有,朕不想听到因为钱粮的事,导致汽船出现建
第320章 蒸汽船带来的麻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