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走上前去,看到上面写的是“丰亨豫大”。
现在他对这四个字都快有应激反应了,转头问唐恪道:“这是何道理?”
唐恪苦笑道:“大王还不知道啊,不光是户部,现在六部院子里都有这劳什子呢。”
看样子唐恪应该也不太喜欢这个东西,不过这应该是官家的喜好,谁也不敢忤逆。
杨元嗣看到自己的封赏堆满了半间屋子,他签字画押后就交给张固安去处理了。
唐恪看着杨元嗣,欲言又止。
杨元嗣将他拉到一边,轻声道:“都是老熟人了,有话你就直说。”
唐恪斟酌了一下,开口道:“下官得知,官家要准备去泰山封禅。”
杨元嗣差点哑然失笑,封禅的除了宋真宗,都是历史上货真价实的雄主。
宋真宗不自量力的封禅都让天下人笑话了这些年,
徽宗不会认为自己的作为达到了封禅的标准了吧?
但是唐恪的表情却让杨元嗣笑不出来了,看来徽宗确实认为自己够资格。
杨元嗣不知道的是,这其中主要是蔡京的功劳。
蔡京提出了丰亨豫大之后,看到徽宗确实受用,索性再进一步。
天下百姓怎么看不重要,官家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将徽宗哄高兴了,仕途才能步步高升。
现在官家跟前最得宠的不是高俅,也不是蔡京,而是朱勔。
朱勔自从重新担任花石纲的采买使以来,着实是办了几件让徽宗满意的大事。
现在朱勔可以凭着腰牌直接进入万岁山,这可是只有梁师成才有的待遇。
蔡京要想重新得宠,只有再寻找别方式了。
他本来就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只是私心太重了。
于是在蔡太师的指导下,各地纷纷出现了祥瑞,尤其是以泰山周围的州县最多。
祥瑞多说明什么?
说明当今天子圣明,顺天应人,应该有所表示了。
徽宗当然不知道这些祥瑞真实情况如何,只当是自家收复燕云,祖宗显灵了。
蔡京趁热打铁,提出徽宗应当去泰山封禅。
徽宗大喜,当下立即应允。
他任命蔡京作为这次封禅大典的总指挥,可以调动所有的州县资源。
所以蔡京的权势又超过了朱勔,重新成为了那个大宋朝廷最炙手可热的蔡太师。
只是杨元嗣觉得这个事情对自己影响不大,不知道唐恪为什么会如此遮遮掩掩。
唐恪说道:“府库里有多少家底,下官是最清楚的。”
“大宋自仁宗以来,多数时间都是国库充盈,钱粮充足。”
“只是近年征讨叛逆,北伐用兵,加上西军和常胜军的军费,已经有了不支的迹象。”
唐悦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蔡太师为了准备封禅,决定将军州的赋税比往年增加三成。”
“什么?”
杨元嗣反问道。
三成看似不多,但是整个大宋的税赋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他虽然不知道封禅要花多少钱,但是绝对是用不了这么好多的。
喜欢。
第61章 丰亨豫大【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