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疑惑道:“大王为何取笑戏弄小道,我也不认识什么郭淮山。”
杨元嗣笑道:“道长既然不愿,我也不勉强。”
“今天来向太子辞行,久闻道长大名,故来探视。”
郭开对着杨元嗣施了一礼,说道:“小道实不认得大王所说之人,不过有些许丹药,大王有需要随时拿取。”
杨元嗣也不再多说,笑着摆了摆手。
太子赵桓在书房接见了杨元嗣,他比上次见面又瘦了许多。
“爱卿回到登州后更需谨慎小心,忠君体国。”
赵桓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些心不在焉,眼睛不住的往后瞟。
杨元嗣知道他说的都是些场面话,心已经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他也恭维了太子几句就出了东宫。
郭开虽然不是郭淮山,不过杨元嗣的想法也没有错。
这更说明了郭淮山背后有一个组织,能够同时在金国辽国和宋国进行布局。
这样就更可怕了。
只是有一点杨元嗣没有想通,既然郭开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直接派他去徽宗身边呢?
现在思考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杨元嗣回府以后立即给徽宗上书一封。
他亲自执笔,虽然字写的依然不太雅观,不过贵在情真意切。
不到两天的时间,徽宗就亲自给他写了回信。
徽宗的瘦金体比杨元嗣的草书可就好看多了,不过流于形式,都是些表面文章。
只是徽宗对于赵金儿的感情可比杨元嗣要真的多。
他将赵金儿召进宫里去,父女盘桓了半天才分别。
杨元嗣在汴梁的郡王府本来规模就非常大,现在府里的人也都是自己人。
所以回登州的话其实也没有太多的人员和行李。
不过杨元嗣这次却非常奇怪,执意要大张旗鼓。
郡王的仪仗本来不算十分庞大但是杨元嗣本身可是有一千骑兵护卫的。
这个阵势可就了不得了。
所过州县的官员迎来送往,杨元嗣一律来者不拒。
不过他从他不收受官员的礼金,倒是给相关人员的赏赐十分丰厚。
路过黄河的时候,正好碰上水灾。
杨元嗣拿出十万贯钱来采买粮食,熬粥煮汤,赈济灾民。
到了济州府的时候,卢进义亲自跑出一百里相应。
杨元嗣看了神武右军的军营,确实也是颇有章法。
在北宋末年这个魔幻的时代,不交战谁也不知道双方的实力究竟如何。
按照卢进义的经济实力,部下肯定不缺粮饷。
只要军卒不缺粮饷,战斗力就不会太差。
如果还能有时间出来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那么就可以称为精锐了。
卢进义对于自己的部下还比较满意的,他问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跟着大王驰骋沙场,那才是快意人生啊。”
杨元嗣笑道:“员外一身无双武艺,总有能用得着的地方,不在于一时。”
卢进义听他如此说,知道朝廷肯定还是要用兵的,只是不知道会用在哪里。
杨元嗣本来不打算在济州过多停留,他这次的目的地是南边的莱芜监。
卢进义看到有公主和王爷
第64章 莱芜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