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二章 家国天下[1/2页]

守望天涯之轻别离 东篱散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欢笑之余,李东不忘拿眼瞅着姜颖然。
     “看我干嘛?”她看李东莫名其妙盯着自己,奇怪道。
     “此时此刻,要不要再来首诗句?我们都等着呢。”李东嘿嘿一笑。
     姜颖然剥开一颗荔枝,轻轻的放到嘴里,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神情,缓缓道:“说一个关于荔枝的吧,古诗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高玉见她吟诵完,眼睛一亮,“这个我也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李东一直觉得高玉是个“关二爷”,只知道卖力气,没成想肚中也有点墨水。
     “来来来,我也来一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迟晓月也道。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程翕栋随即补充。
     李东也想来一句,可沉吟半刻,头脑中仍是空空如也。
     他心中不快,“我的天,今天你们一个个都成诗神了,故意让我难堪是不是?”
     姜颖然呲牙,“谁让你平时不注重积累?总是看一些歪歪扭扭的蝌蚪文,看了那些有什么用?难不成你真的想去留学?”
     李东瞪大眼睛,吃惊地看着她:“不学习这个怎么对付得了那帮洋鬼子?就连咱们的项目合同都是英文写的,不仔细搞清楚这背后的含义,让人家骗了怎么办?我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姜颖然知道李东说的是实话,嘟着嘴,不能反驳。
     迟晓月微微一笑,“别较真了,快吃一个荔枝压一压吧!”
     姜颖然又将亮晶晶的一颗塞入朱唇。
     高玉故作神秘的围着姜颖然转了一圈,如大彻大悟般,摇头晃脑道:“经过鉴定,此人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吃货,性质属实,确凿无疑。”
     众人哄然大乐。
     “啧啧啧,你看你们两个,太不理解吃的乐趣了。我与吃之间的深厚福缘,不是你们两个愣头愣脑的家伙可以理解的。”姜颖然撅嘴调侃道。
     李东和高玉对望一样,无奈摇摇头。
     迟晓月哈哈一笑道:“事实上是某种味道让我们记住了我们的根,我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正如我们的中秋节,我们之所以要过这个节日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一种味道,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节日氛围,就让你我的心紧紧的联在了一起。”
     李东吐吐舌头,虽然觉得她在故意夸大,不过道理还是有的。
     说话之间,有一队马车从闹市中缓缓穿行经过。
     “你看那马,长的是真好看。体格魁梧,全身匀称,四足纤细,胸、颈、臀都很发达,肯定是善于征战的良驹。”老翟很自觉的充当起了“伯乐”。
     “据说汉武帝一直在寻找善于作战的良马,听说西域有纯种骏马,因为马奔跑后流的汗是红色,因此被称为汗血马。”迟晓月娓娓道来,平时爱看书的她知识相当丰富。
     “这是汗血宝马?”李东瞪大了眼睛。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我不认识。”老翟这位伯乐不行了,但随即又道:“但是作为老中亚,我认识一种植物,你们看到马车上有一筐干草了吗?那是苜蓿草。”
     “那是什么东西?”大家齐问。
     “那是饲料,马儿的饲料。就跟你们刚才吃的水果一样,是能够让咱们不饿肚子的东西。”迟晓月风趣道。
     “哈哈,我的饲料是张师傅的饭菜,而不是什么水果。”李东不同意道。
     “我们所站着的土地就是千年前的人们可望不可即的地方,我们已经比先人更有运气,幸福的站在这里,大家就知足吧。”迟晓月怀远道。
     “切——”程翕栋听她说的太遥远,不以为然道。
     两个小时后,张师傅对照了一遍手里的清单,沉吟道:“我们还需要再买点香料回去。”
     李东拎了拎手里沉甸甸的货物,两腿已如灌铅,再也不想挪动了。
     听到张师傅如此说,只能强打精神跟了上去。
     “看你这小体格,这么点东西就萎靡不振了?”姜颖然捕捉到李东脸上不易察觉的难色,戏谑道。
     “说的轻巧,你到好,啥都没拿,站着说话不腰疼。”李东反唇相讥。
     “看在今天本小姐开心的份上,便宜你了,主动帮你承担一下吧。”说着,她主动帮李东分担手里的重物。
     “不用不用,我刚才跟你说着玩的。”见对方伸手,李东却说起了客套话。
     见他迟疑,姜颖然一把夺过,翻眼道:“别磨磨唧唧的,跟个女人似的。”
     香料区是一溜排列开去的路边沿街铺面,全都是不起眼的老旧屋宅。
     屋内的小方盒子里,填满了辣椒、白豆蔻、香茅草、八角山奈、香叶、胡椒、高良姜、灵草、肉豆蔻、罗汉果、丁香、荜拨、辛夷花、甘草、紫草、排草、白芷、山楂、花椒、千里香等等香料。
     “咱们要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吃?”李东对香料不在行,小声问。
     张师傅脸色咸淡不明,叹道:“这都不懂,看来之前不怎么做饭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哈哈,的确是,被你说中了,他就是传说中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老翟口无遮拦道。
     李东很无语。
     “你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可是在过去那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你有黄金白银恐怕不一定能买到。”张师傅笑道。
     “哦?是吗?”姜颖然好奇的问。
     “是!咱们唐朝有个宰相叫元载,就是爱收藏这玩意儿。结果贪心太重,丢了脑袋。”张师傅带着遗憾道。
     “在古代,中亚是远东与欧洲交易的中转站,东方的商品与西方的货物都经这里的商人周转贩运。近代以来,海洋货运占了优势,所以沿海经济发达。但是随着高铁的普及和贯通,将来贸易中心又将回到陆地了,这里就有机会重新掌握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权,到那时,这里肯定是富裕的不得了。”迟晓月侃侃而谈。
     大伙儿点头,认同她的观点。
     在张师傅的号召下,李东他们又去了几家大型商场。
     忙碌了一整天,到家时已是黄昏。一天的出行让李东感到自己学识的匮乏,与众人的交谈更让他觉得自己脑海空如白纸,他从未像今天这样急不可待的想学习一些古典文化,他迫切的想探求现代中国背后的历史故事。
     有一个问题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再次强盛的中国究竟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带动这里的进步。
     沉沉的夜晚,李东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俗话说,验往而知来。听着高玉微微的打鼾声,他悄声穿衣,蹑手蹑脚的下的楼来。办公室里,他打印了一整套唐诗三百首,准备挑灯读书。
     此刻,他不再考虑现实中的困境,不再思索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再记诵蝌蚪形的

第九十二章 家国天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