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章 骨锨和陶板[2/2页]

我是一个原始人 墨守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次,木柄至少会被皮绳缠绕上九圈,有了这九圈的皮绳,到时间用来掘土的时候,基本能够保证绳子不会断裂。
     将下面的那对骨孔钻在中间偏上的位置也是有原因的,这样可以避免挖土的时候,骨锨背面的木柄底端会顶到土地,增强骨锨的可用『性』。
     当然,想要将骨头和木柄绑牢,除了这些小技巧外,还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那就是在木柄上需要绑绳子的地方,事先用石刀刻画出半圈不是太深的沟槽出来。这样就可以卡住皮绳,减少松动的可能。
     而且在木柄底部跟骨头相贴合的那一面,事先也要做一些改变。
     那就是用石刀连砍带磨的把这一面给尽量的弄平整,这可以保证木头跟骨头有很大的贴合面。
     一来可以让二者之间变得更牢,二来在挖土的时候,因为骨头背面受力面积增大的缘故,与圆形的木棍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也就是不容易出现因为用力过大,骨片跟木柄贴合处破例的事情发生。
     这是在连着实验了多次之后,韩成结合现代的铁锨以及‘扬场用的木锨还有古人的骨耒耜之后,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
     (扬场就是小麦在打麦场里用石磙碾压过后,把小麦的秸秆弄走,把留下的麦子拢在一起,用木锨铲起掺杂的麦糠的麦子扬起在空中,风会将麦糠等东西吹走,干净的麦子以及一些没有被撵开的麦穗留在地上。
     当然,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大豆、油菜这些。
     小的时候还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处理麦子,大些的时候,就有了用电或者是机器带的‘扬场机再后来就有了联合收割机……)
     在缺少金属工具现在,骨锨的制造并不容易,其余不说,仅仅是给骨头上用尖锐的石头钻孔这一项,就进行的非常艰难,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时候韩成没有提制作骨铲的事,而一直等到了冬天下雪之后,众人都闲下来了才开始制作的原因。
     虽说磨斧不误砍柴功,但如果磨斧子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在一定时间之内,一定会耽误砍柴的。
     尤其是在韩成一直想着赶在大雪落下之前将围墙造好的情况下。
     巫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学和珍惜知识,在韩成交部落里面的人做这些时候,他都在一旁看着,弄懂之后,就如同以往那样,洞『穴』的内洞里开始记录。
     如今内洞里面的空间变得狭小了很多,这是因为巫记录了太多东西的缘故。
     对于这些东西,巫宝贝的很,不允许往内洞以外的地方放。
     就这还是韩成给巫改进了书写材料,用烧制的陶板代替了厚重的石板的结果,要不然的话,现在内洞里恐怕就没有多少可以下脚的地方了。
     对于在陶板的记录这些宝贵的知识,巫一开始是有些不情愿的,不过在用了两次之后,陶板的好用,立刻就让他抛开了从上一任的巫传承下来的在石板上记录知识的习惯。
     (吼吼吼!上分类强推了!同志们多朝我砸几张推荐票吧,上一本书就止步于分类了,这本让我走的更远一些吧。——异常开心又期待的墨守白。)
    喜欢。
  

第七十章 骨锨和陶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