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高兴地说完之后,吩咐身边的小太监赶紧将信送给他们二人传阅。
     当这封信来时 ,陈新甲和张四知心情如崇祯一样,都是忐忑无比,唯担心来信会像京师谣言说的那般。
     到如今,听崇祯这样说,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尤其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大明兵权的最高执掌者,松锦之战的主导者之一,对之尤其关切,几乎任何与战事有所关联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拨弄他得心弦。
     这一战不仅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不然战败的话,当朝天子会来替你背锅吗?
     今人观古人所为,很多决策以为是愚不可及,其实不然。
     那是因为今人开了上帝视野,外加上马后炮,古人朝堂汇集的也是全天下的精英,最优秀的那一批人。
     因为信息的了解有限,他们当时所做的决策,往往都是根据当时他们已知情况,在当时条件下,做出的最佳选择。
     陈新甲一目十行,飞一般的看完了信,随即递到了首辅张四知手上,不等张四知看完,陈新甲已经迫不及待地夸赞道:“登莱总兵,李俊业真乃是大明忠臣,国之柱石啊!”
     崇祯心情大悦,猛然想到了一事,他看向了御案上高叠的奏章,脸色逐渐冷峻的下来,对司礼监吩咐道:“将这些诬陷忠臣之人,明日上朝全部给我打廷仗二十。”
     明日天犹朦朦亮,文武大臣全在午门外等待入朝,随着钟声响起,百官入朝,鱼贯而入,至奉天门,御门听政。
     当到了奉天门外,站好班列之后,百官这才发现,他们眼中勤政的君王,这才并没有出现。
     当司礼监太监,带着都察院御史拿着准备好的名单,游走于班列中,一一点名的时候,聪明的人已经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心中知道坏了。
     很快几十人便从班列一一点名叫出,司礼监一个大太监,操着鸭公嗓手拿圣旨,站在台阶大喊道:
     “陛下有旨,尔等诬陷忠臣,乱我军心,罪大恶极,然念其忠于职守,故法外留情,每人仗责二十。”
     原来这是要打廷仗了。
     凄厉的哀嚎声,传遍奉天门前广场。
     百官人人胆寒。
     ……
     当登莱镇前锋到达耽罗岛的时候,高丽这边也收到了消息,虽然自从明朝驻兵耽罗之后,临近耽罗的全罗道如芒在此,派驻了大量兵力驻扎沿海。
     但全罗道观察使金一舟还是觉得不够,八百里加急派人前往王京汉城求援。
     高丽王李倧获知消息,大骇不已。
     经过半年前的耽罗和辽东之战后,高丽人是尝到登莱镇武力的,一战不仅歼灭了高丽和建奴的水师主力,攻占辽东二州,诛杀建奴名王,还将自己水路搭建去万余人,沿海诸港,全都他们水师抢掠一通。
     这次明军又集兵耽罗,高丽王如何不胆寒。
     现在高丽朝堂满是主和派,忙派人传主和派代表人物崔鸣吉和金自点过来议事。
     背信弃义地高丽王李

第690章 高丽求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