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再趁此机会,从靠近耽罗的南部登陆,这里距离耽罗只不过隔着一个小小的海峡,明军船只昼夜便可往返,如此再无缺船之忧。
一切的精髓,都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个字要快,只有快才能打得高丽人措手不及,毫无防备。
但光是一个太白山脉,自己的北路军,就要翻越七八天,显然这跟快已经不沾边了,七八天足够高丽人反应过来,调兵遣将,从容应对。
计划赶不上变化,王良既感到无奈又感到委屈,自己分明是被赶鸭子上架。
他认为自己和李俊业的最大的差别是不懂临机变通,计划是计划,实际是实际。
一员合格的将领,只有懂得临机变通,随时应变,才能游离战场之中。
他并不是完全不懂变通,而是包袱太大,就像你的一位好友,将他贵重而心爱的东西送给你几天,你肯定战战兢兢,唯恐在你手上有一点差池,处处小心翼翼,轻拿轻放。
可是这东西在你朋友手中,他可能一直拿放都比较随意,但你却不能如他这般,因为这东西并不是你的,你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到时候如何物归原主。
此时的王良束手束脚,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破解方法,无奈之下只能按照原定作战计划继续执行。
所做的只有孙之滂的北路军能够尽快打开局面,找到破解之法。
而耽罗岛的驻军,无时无刻不在在摩拳擦掌,等待一声令下之后,渡过海峡,前往高丽大杀四方。
可以让他们意外的是,登船的命令迟迟未曾下达。
……
登州。
李俊业虽然一直躺在病床上,但是一直在关注锦州和高丽的战况。
军中参谋,每日都会在下午午休之后,前来汇报 他们了解到的各种信息。
这段时间,病床上的李俊业还获知一个不好的消息,督师杨嗣昌竟然在军中病殁。
杨嗣昌在这之前,已患重病良久,关内局势发展又太快,王师接连败绩,大病之中忧思、焦虑、惊惧,大罗神仙来了,也难救。
李俊业始终认为,杨嗣昌是明末唯一有可能力挽狂澜之人,只可惜他生在明末。
当得知高丽情况不尽如意时,在病床上的李俊业也束手无策,只能希冀王良和孙之滂他们不会让他失望,能迅速打开高丽的局面。
伤口虽未感染,但迟迟不能彻底愈合,这让李俊业很是痛苦,已有半个月了,李俊业现在已经能够短暂的下床小范围的活动。
让所有人开心的是,李俊业咳嗽时候,再也没有咳出血丝过,这意味着他肺脏的伤口基本已经痊愈。
当闻知杨国柱总兵,于大军抵达锦州附近的翌日,便阵亡沙场殉国之时,心中触动不已。
回忆起当初在巨鹿时,并肩同战的日子,不禁潸然雨下。
悲伤之余,不禁想到自己在巨鹿时的另一个战友,虎大威总兵,虎大威虽然鞑官,但算是对大明忠心耿耿,只可惜,他不久之后,也会在中原亡于李自成手中。
很早之前,他就向朝廷提议,以北伐兵力不足的名义,调虎大威加入北伐之军,可惜一直没有下文。第700章 杨嗣昌病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