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得连连点头。
大明银行严格地说全靠既有本金、户部、皇家集团和天子内帑存储支撑。
皇家集团、工部在没啥必要贷款的状况下仍贷款三四千万,就是为在一定程度确保收支,并让资金流动起来。
现存款利息很高,小额贷款都是低息甚至免息,银行实际在做亏本买卖。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有整个国家背书,资金流动过程中会产生税收,随着大明金融进程,银行必将成为最赚钱的衙门。
“爱卿再说说新宝钞吧。”
“是!”
陈子龙微微作揖,接着口若悬河:
“原定五月底前全面发行纸币,然由于各项原因作出推迟,经报陛下御批,定于七月初一全面发行纸币!
今年将陆续发行4000万,明年之内达到8000万两,增发几何以财税及市场所需为准!
银行已通过登报、张贴告示等诸多方式予以宣传,给予两年缓冲期,待十一年七月初一以后,所有铜钱及金银不再流通!
在此期间原则上一两纹银兑换1000文铜钱,一两黄金兑换十两纹银!
纸币分为两、钱、文,面值一两之纸币即等同于一两纹银,以此类推!”
陈子龙滔滔不绝,大员们也没啥过激反应,预防针早都打过多次了。
按他所述的兑换比,当下铜钱在1200文左右方可兑换一两白银,较往年大幅回升,金银兑换比在1:12至15之间。
如今银行出台此等政策,不外乎有稳定市场的考量。
崇祯七年建奴入关期间,京师要1600文铜钱方可折合一两银子,这与盛世古董乱世金银的观念密不可分。
将银铜比及金银比重新拉回正轨,也算间接保护了使用铜钱的广大平民切身利益。
而对拥有大量金银的富人,则存在些许杀富济贫的意思。
“王大伴!”
“奴婢在!”
“将纸币样品呈上来,让陈总襄理细说!”
“是!”
从箱子里捣鼓一阵,王承恩掏出一块小木板模样的东西,上面密密麻麻贴满各式纸币。
陈子龙指着板子,高声道:
“现纸币共分十个等级面额,分别为二十两、十两、五两、一两、五钱、一钱、五十文、十文、五文、一文!
银行将根据大明未来发展,实时推广更大之面额,但最多不会超过一百两!”
纸币在众人面前展示,许多臣子发出赞叹。
十张纸币均为彩色,图案不同可明显区分,采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同时标注面额。
做工与印刷堪称一绝,就连一文钱的都栩栩如生。
崇祯早都看过了,此刻也觉得欣慰无比。
若非去年陈子龙找来一个叫胡可言的人,大明纸币说不定就仅有黑白二色了,哪会有如今这种色彩斑斓。
“诸位,纸币之所以推迟一个月发行,乃印刷技术为大明顶端工艺,每张纸币拥有唯一之编号,故过程繁杂耗时颇多!
经请示陛下裁定,为与大明宝钞予以区别,所发纸币称之为大明通宝!”
说完,陈子龙向崇祯拱手。
抬手示意他入座,崇祯接过话头:
“诸位爱卿,大明通宝发行在即,从此我大明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诸卿有幸参与其中,必定百世流芳!”
天子给臣子戴高帽子,任谁听起来都特别舒服。
“想当年太祖推出大明宝钞,其初衷极好,然大环境及民众意识并未与之同步。
发展到世宗皇帝时期,朝廷收税不再认可宝钞,进一步导致信誉全失人人避之不及。
自张江陵实行一条鞭法确立白银地位后,代表宝钞实际上彻底废止!
然大明通宝却与众不同,它代表着整个大明,代表着对数千年流传之金属货币予以整合,以崭新面貌呈现给世人!”
皇帝在梳理宝钞历史隐射大明通宝,这些事前段时日登过报纸,引起朝廷乃至民间广泛讨论。
宝钞属于大明心酸史,像孙承宗、毕自严等几朝元老都亲身经历过,那东西不得人心。
“货币代表朝廷信誉,唯有朝廷赋予它价值,确保其金融属性,那么才会经久不衰!
若无没
第59章 大明通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