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地质专家[2/2页]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幸于天启元年初建奴攻打沈阳前回到京师,否则说不定都被蛮子给杀了。”
     说完,于奕正目光涣散,仿佛在回忆种种过往。
     崇祯没有打断他,静待着他的下文,从先前与众人唇枪舌战便注意到这个人。
     后来听到江南徐宏祖,又听他说崇尚地理可为官道节约钱粮,崇祯兴趣更浓,便让李若链邀请他过来喝酒。
     “于某于万历四十七年开春离家,一路出山海关,沿辽西往东北最远抵达开原卫。
     当年七月继萨尔浒之战后建奴攻入开原,于某随即不得以逃回辽阳。
     之后沿路乞讨到海州、盖州直至金州,最后随渡海船只到天津得以归家。”
     往事历历在目,于奕正不由端起一杯酒喝了下去,全然没顾与崇祯碰杯。
     “辽东百姓太苦了,建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死的死逃的逃,大明各路人马离心离德,辽东从此渐入建奴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里,于奕正双眼通红止不住摇头。
     不知是酒精作用,还是本着对建奴那份憎恨,放在桌上的那只手拳头紧握。
     “辽东各地铁矿、石灰矿、煤矿丰富,得亏建奴荒蛮未化,诸多宝藏仍旧深埋于地!
     现在好了,当今天子运筹帷幄,辽西已与漠南多处连成一片,假以时日中原侯必定光复金州,辽东半岛悉数复归!
     于某不才,以天子之英明,整个辽东不出数年亦将全部收复,那些宝藏尽回大明!”
     听到这里崇祯不由感叹,这哪里是单单地理学家,分明是发现了地质专家啊。
     他不知道于奕正靠什么方法探明各类矿产,但几百年后东三省确实资源丰富,一定程度上促就了新生华夏工业发展。
     “敢问于兄,你先前说修往辽东之官道倘若有兄台参与必节约钱粮无数,是否于辽西或金州三卫查明存在多处石灰矿?”
     话到了这个份上,崇祯不得不揭开主题了,这也是他约酒的主要原因。
     “贤弟,你......你怎会知晓?”
     于奕正惊讶得酒都醒掉一大半,脸上全是不可思议。
     这事儿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过,除了前些日去了趟工部衙门,结果官员说他是骗子,还差点被守卫拉到顺天府治罪。
     “哦,这个嘛......”
     崇祯打了个哈哈,接着说道:
     “城中和辽东铺设水泥路一事日报上早已公布,京师人众皆知。
     然京师、天津、锦州三条官道两千余里,此等大动作必消耗水泥若干,若要连通锦州至金州,所耗还得翻倍。
     秦某是做生意的,水泥只能从京师周边各水泥窑运往各处,运输费用所耗巨大!
     故秦某以为,于兄既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想必于官道沿线发现过石灰矿。
     如此朝廷可就近建水泥厂,费用自然就下来了。”
     “贤弟,你......你真乃神人矣!”
     于奕正眼睛睁得老大,像他这种痴迷于学术之人,得出的成果能引起别人共鸣,对他来说就是种莫大成就。
     “敢问于兄,是否有相关手稿?既然你发现石灰矿,为何不将此事禀报朝廷?”
     闻言,于奕正没有作声,饱经沧桑的脸变得阴晴不定。
     “啪”的一声,桌上酒杯被震倒,酒水洒了一大片,于奕正拍案而起。
     (注释一:
     徐宏祖,号霞客,常州府江阴县人。
     1636年开始一生中时间最长、路程最远、最为艰苦,也是科学成就最高的一次考察。
     先后途经今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最终抵达云南。
     在云南期间患病,于1640年由丽江土司派人护送回家乡,次年病逝。
     徐霞客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其《徐霞客游记》在去世后由好友季梦良整理,是不可多得的科学与文化瑰宝。
     只可惜该书现存仅60余万字,仅为原稿的六分之一左右,实属遗憾。)
     (注释二:
     于奕正,顺天府宛平县人,诗人、地理学家。
     与刘侗合着《帝京景物略》,详细记载北京风物,是研究明代京师的重要文献。)
    喜欢。
  

第61章 地质专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