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0章 视察作坊和枪炮试射[1/2页]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西周牧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锻造工坊那扇包着铁皮的厚重木门紧闭着,门口肃立着几名眼神锐利,身材魁梧的护卫队员。
     不同于其他作坊门口的车水马龙,锻造作坊这里异常安静,没有任何马车和村民。
     看到方南三人到来,值守队员立刻认出了身份,并未多问,只是无声地行了个礼,然后其中两人合力,缓缓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大门。
     门轴发出沉闷的“嘎吱”声,露出一条缝隙,三人牵马而入,大门随即在身后缓缓关闭,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门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小的院子,从前方高大厂房里传出的、节奏分明、力量感十足的“轰隆——哐当!”声,那是重型锻锤工作的声响,震得地面仿佛都在微微颤动。
     空气中弥漫着煤炭燃烧的焦味、热铁的腥味、淬火水的湿气以及润滑油的味道。
     几个工匠模样的人正在院子里整理一些钢锭坯料,见到方南等人进来,先是警惕,待看清是方岳和王二蛋陪同,尤其是认出方南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
     方南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
     方岳低声道:“少爷,自从老王师傅带着一批老伙计随军去了扶桑,这里就由他的儿子王铁根主要负责。”
     正说着,厂房里走出几人。
     为首一人约莫四十岁年纪,皮肤黝黑发亮,身材壮硕如铁塔,筋肉虬结,围着皮围裙,手上还戴着厚厚的隔热手套,活脱脱一个年轻版的老王铁匠,正是王铁根。
     身旁是穿着略显宽大的道袍、须发凌乱、眼神兴奋的艾道长,身旁还跟着几位年纪稍长的工匠。
     王铁根看到方南,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惊喜和激动,几步就跨了过来,声音带着哽咽:“少爷!您可回来了!俺爹他……可好?”
     方南笑着拍拍铁根坚实的胳膊:“放心,王大哥,老王师傅在扶桑好得很,立了不少功劳,身子骨也硬朗,跟我家那老爷子一起押着俘虏在后面,很快就回来了。”
     艾道长也笑着上前稽首:“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恭迎少爷凯旋。”
     方南还礼:“道长辛苦了,看诸位神情,莫非是有什么好消息?”
     艾道长和王铁根对视一眼,脸上都压抑不住兴奋。
     艾道长抚掌笑道:“少爷来的正是时候,正是天大的好消息,您离村前嘱咐我等研制的后装线膛燧发枪和后装线膛炮,历经艰难,幸不辱命,已然成功造出样品了。”
     王铁根用力点头,补充道:“造是造出来了,就是还没敢大规模试放,正准备这两日彻底查验一遍,就去老地方试枪试炮,没想到少爷您就回来了!”
     方南闻言,心中大喜:“哦?快!带我去看看!”
     “少爷这边请!”艾道长和王铁柱在前引路,穿过嘈杂的主厂房。
     数台水力驱动的锻锤和钻床正在轰鸣工作,加工着一些粗坯件。
     来到厂房侧面一个库房,需要艾道长和王铁柱两人同时取出钥匙才能打开的铁门前。
     打开铁门,里面是一间干燥宽敞的储藏室,室内的景象,让方南眼前一亮,心跳都不由加速了几分。
     只见房间两侧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十余支已经完工的步枪。
     步枪通体呈现钢铁的冷硬光泽,枪管长更厚实,枪身木托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枪身后部有一个明显的、结构复杂的金属机匣。
     房间中央,则矗立着两门钢铁铸造的后装线膛炮。
     炮管粗壮,壁厚均匀,炮身打磨得光滑,泛着金属光泽。
     与之前的前装滑膛炮相比,这些炮尾部有一个明显的、结构复杂的楔式螺式炮闩机构。
     炮架也经过了重新设计,带有两个巨大的铁轮和可调节的炮尾支架,便于机动和俯仰瞄准。
     墙角还整齐地码放着十几个木箱,箱盖敞开着,里面用稻草衬垫,分格摆放着已经加工成型的尖头圆柱形铅弹、用油纸包裹的定量发射药包、以及一盒盒崭新的燧石。
     方南快步上前,首先拿起一支步枪,入手沉甸甸的,冰冷而坚实。
     枪管下方带有一根通条,主要是清洁作用。
     方南熟练地扳开机匣后部的击锤,露出枪膛尾部,可以看到里面清晰的螺旋膛线,以及用于容纳燧石击砧和药池的结构。
     方南尝试了一下模拟装填动作——打开枪机,露出后部装填口,装入预先包好的纸壳定装弹药,然后关闭枪机,将击锤扳至待击位。
     整个过程比起前装枪需要从枪口倒入火药、用通条捣实、再装入弹丸的步骤,已是革命性的进步。
     “好!好!好!”方南连赞三声,脸上满是欣喜。
     方南走到火炮前,抚摸着冰冷的炮身,仔细查看那结构精巧的炮闩。
     炮闩能够打开,将预制的丝绸药包和尖头圆柱形开花弹从炮尾部装入,然后关闭闩体,密封性远胜前装。
     炮身同样镌刻着膛线,精度和射程将远超之前生产的滑膛炮。
     “这炮闩的闭气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方南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艾道长连忙答道:“回少爷,贫道与铁根等人试验了数十种材料,最终在闩体与炮管结合处,采用了多层紫铜垫片,并在闩体结构上做了斜楔设计。”
     “利用发射时的巨大压力自紧,虽不能完全杜绝燃气泄漏,但已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了威力和安全。”
     王铁根补充道:“就是加工太难了,膛线是用水力驱动的深孔钻拉出来的,费时费力,报废了不少枪管炮管。”
     “这炮闩的各个零件,更是需要老师傅一点点手工打磨修正,才能严丝合缝。”
     方南感叹道:“辛苦诸位了!能在这个时代做到这一步,已是难能可贵,堪称神技!”
     艾道长面露一丝惭色:“只是……少爷爷提出的那种全金属定装弹药,以及更可靠的雷汞底火,我等还在全力研制,进展缓慢。”
     “尤其是雷汞,其物极其敏感暴烈,试验时已炸伤了好几个工匠……目前只能暂时沿用燧石发火和纸壳定装药。”
     “至于无烟火药,倒是根据您留下的些许提示,反复试验硝化棉的比例和安定处理,已有小成,威力确比黑火药强上数倍,且烟雾大大减少,只是储存安定性还需时日验证。

第290章 视察作坊和枪炮试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