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率领队伍,一路马不停蹄,风餐露宿,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和补充给养,几乎全在赶路。
每人双马轮换,马车也是封地特制,极其坚固耐耗。
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沿途景色逐渐绿色渐稀,黄土裸露,望眼一片荒凉。
队伍行进中,远处的地平线出现了一座雄城的轮廓。
城墙高厚,旌旗招展,正是河西道的首府武威城。
河西道,下辖凉州、甘州、肃州、沙州等十数个州府,乃是大楚经营西域的前沿,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
离武威城尚有数里,方南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吩咐石头:“打出仪仗,整肃军容。”
石头一愣,这一路上为了赶路方便,低调行事,那些代表身份的旗牌仪仗都收在箱子里从未用过。
“少爷,这是?”
方南微微一笑,解释道:“一路上无关州府,无需理会。如今到了地头,日后要与河西道各级衙门打交道,甚至可能要调动本地资源。”
“初次亮相须得摆出威仪,让他们知晓朝廷的重视,也让他们知道我们并非可轻慢之人,这关乎日后办事的效率和顺畅,规矩不能省。”
石头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还是少爷想的周到!”
队伍前列竖起了三面大纛旗,居中一杆赤底金边的大旗,上书一个斗大的“方”字。
左右两杆,一面上书“奉旨安西宣抚”,另一面上书“骠骑大将军方”。
王二蛋率领五十名盔明甲亮、身材魁梧的特种队员,分列方南左右,充当护卫亲兵。
其余士卒也纷纷整理甲胄兵器,从一支风尘仆仆的赶路队伍,变成了一支威严赫赫、杀气凛然的精锐。
队伍重新开动,向着武威城行去,如此显赫的仪仗,早早被武威城头的守军发现,飞报入城。
当方南的队伍抵达武威城门外时,只见城门洞开,一队官员早已在此等候。
为首一人,年约四旬,身着三品孔雀补子官袍,正是河西道观察副使,姓陈名景。
陈景身后,跟着武威知府、通判等一众地方官员。
陈景见方南仪仗鲜明,军容雄壮,不敢怠慢,连忙带着众官迎上前来,拱手施礼:“下官河西道观察副使陈景,率府衙众官,恭迎靖海侯、骠骑大将军、安西宣抚使方大人,方大人一路辛苦!”
方南勒住战马,居高临下,目光扫过众官,这才翻身下马。
方南上前一步,拱手回礼,淡然道:“陈副使及诸位大人不必多礼,本侯奉旨西行,途径宝地,日后诸多事务,还需仰仗诸位大人配合。”
“不敢不敢,配合大人、为国分忧,乃下官等分内之事。”
陈景态度恭谨,心中却对方南的年轻感到震惊,如此年纪便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圣眷之隆可见一斑。
“方大人,请入城,观察使刘大人在衙署恭候大驾。”
方南点头,重新上马,陈景等官员也纷纷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在前引路。
入城之后,大队人马由一名军官引导,前往武威守军的军营驻扎休整。
方南带着石头、王二蛋以及五十名仪仗护卫,随着陈景等官员前往河西道观察使衙署。
河西道观察使刘珩(hang),乃是一品封疆大吏,年过半百,资历深厚。
刘珩自持身份和年纪,并未出城亲迎,选择在衙署大门外降阶相候,既符合官场规矩,也保全了颜面。
队伍来到衙署前,刘珩见到方南,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仍为其年轻和气度所动容。
刘珩向前几步,拱手笑道:“靖海侯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老夫未能远迎,还望海涵。”
方南快步上前,拱手还礼,笑容和煦:“刘观察使言重了,本侯奉旨办事,途径贵地,本该先行拜会,怎敢劳观察使亲迎,观察使镇守西陲,劳苦功高,久仰大名。”
两人一番官场寒暄,气氛颇为融洽。
刘珩将方南请入衙署正堂,分宾主落座,陈景等一众官员在下首相陪,侍女奉上香茗。
“方侯爷年少有为,跨海征东,平定扶桑,立下不世奇功,如今又肩负经略西域之重任,实乃国之柱石,老夫钦佩之至啊。”
“观察使过誉了。”方南轻呷一口茶,淡然道,“全赖陛下英明,将士用命,不过是恰逢其会,尽了臣子本分。”
“倒是观察使坐镇河西,维系丝路畅通,安抚诸族,才是真正的劳心劳力,功在社稷。”
刘珩摆手笑道:“侯爷谬赞了,说起西域确是令人忧心,马匪猖獗,商路断绝,边军受挫,百姓不安。”
“侯爷但有所需,河西道上下一体,必定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方南放下茶盏:“有观察使此言,本侯便放心了,此次马匪之事,绝非寻常,背后恐有蛮族及西域某些势力插手。”
“本侯奉旨,既要剿匪,亦要查清幕后黑手,恢复商路,初来乍到,还需观察使多多提供西域最新情报,尤其是关于楼兰国及其周边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珩点头:“这是自然,相关卷宗、边军奏报、商旅情报,老夫已命人整理,稍后便送至侯爷下榻之处。”
“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楼兰国近半年来的确异动频频,军力膨胀极快,其行事也越发霸道,吞并了不少周边小部落……”
两人就西域形势、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以及可能的用兵策略交谈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方南思路清晰,问题切中要害,让刘珩心中那点因对方年轻而产生的轻视之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惊讶与重视。
眼见天色渐晚,刘珩便道:“侯爷一路劳顿,老夫已在城中望西楼设下薄宴,为侯爷接风洗尘,还请侯爷赏光。”
“观察使盛情,方某却之不恭。”方南笑着应下。
方南与刘珩话别,在衙署属官的引领下,前往城内的驿馆休息。
方南洗漱一番,换上一身轻华贵的锦袍后,观察使府上来邀请的人也到了。
望西楼是武威城内最负盛名的酒楼,高三层,雕梁画栋,极为气派,今夜被观察使衙门整个包场。
方南带着石头到达时,刘珩亲自在楼下迎接。
酒楼内早已高朋满座,城内有头有脸的官员、将领、士绅名流、一些颇有名气的文人才子,皆已到场。
见方南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见礼,方南笑着一一回应。
刘珩引着方南直上三楼。
三楼视野开阔,设了三桌,乃是主桌,坐的都是刘珩、陈景等河西道最高级别的文武官员。
二楼是其他官员和本地豪绅。
一楼则大多是文人才子、小吏以及各位大人的随从护卫。
石头因有男爵和将军衔,被安排在了三楼次桌,与几位高级武官同席。
大厅
第315章 武威城夜宴技惊四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