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李大忽悠[2/2页]

律令大明 六中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臣将在一月之内,向陛下内帑缴纳四百万贯宝钞,之后,还需要在三年之内,缴纳两千六百万贯。”
     “哈哈哈哈!”朱元璋仰天大笑,“好你个忠勇伯啊!真是不负咱给你的这个封号!不仅勇猛,而且忠诚!这可是四百万贯啊!你居然眼睛都不眨地就给了咱!好,那咱就笑纳了哈。”
     李之弘微微一笑:哼哼,怎么可能那么轻松让你拿到钱呢?前世的我是干什么你可别忘了,能够忽悠那些大客户乖乖地把兜里的钱转出来,这就是能耐。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朱老大,你栽在我的手里,不冤吧?
     “陛下,微臣有一个问题,还望陛下解惑。”
     “哦?有问题啊,尽管问!”朱元璋看起来心情非常好。
     “陛下想收的是宝钞呢,还是银两呢?”
     “哟?你收的是银两?哈哈,那银两更好呀,咱当然要银两!”
     “可是陛下,我们大明不是禁止用金银交易嘛?”
     “这......”朱元璋有些为难了。
     李之弘见状又问了一句:
     “陛下,微臣听说,我们大明是因为缺少金银,所以才用宝钞。可是微臣听说,这个宝钞印多少全都取决于陛下的意愿,陛下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不知是否属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脸色一沉:
     “你想说什么?”
     李之弘抬起头来,正色道:
     “陛下,如果您想要保持宝钞的币值,那就不能随意印发,之前发出去的旧损的宝钞,也应该要着有司回收。而且,现在民间还有不少假币,无疑是损害了宝钞的信用。那么,长此以往,百姓们都不用宝钞了,那么微臣交给您的钱也就打了水漂了。”
     “怎么会打水漂呢?”朱老大有些生气了,“咱要他们用,他们还敢不用?”
     李之弘无奈的苦笑了:他就知道,这个满脑子小农经济思维的皇帝对金融的基本知识是一窍不通。唉,李大忽悠,上场吧!
     “陛下,微臣斗胆,向您叙说货币的历史。远古时代,还没有宝钞,也没有银两。人们如果想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得通过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一头羊换三十只鸡,一头牛换两头猪等。可是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不方便,而且对于商品的价值计算不够准确,就开始用那些比较稀少的东西,比如宝石、贝壳、金银之类的来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交换。”
     “一般等价物?”
     “也是商品,但可以用这个特殊的商品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比如以银子为例,银子就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体现出其他商品的价值。一两银子可以买十只鸡,三两银子可以买一头羊,这样以后大家只要有银子,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比较方便。
     但是我们大明银两奇缺,所以陛下雄才大略,开创了宝钞,用宝钞来代替一般等价物。于是一贯宝钞可以买十只鸡,三贯宝钞可以买一头羊等等。这里的宝钞可以替代银子。但是陛下您发现没有,宝钞之所以能够替代银两,是因为陛下的规定。但是,陛下您可以让宝钞司不断生产宝钞,您可以不断凭空生产出银子嘛?”
     朱元璋沉默不语。
     “所以,宝钞如果替代银两,那就必须要有银两的特性。这其中,至少要满足四个条件。”
     “哪四个条件?”朱元璋看起来有些感兴趣。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支付手段。”
     “......什么玩意儿?”
    喜欢。
  

第十八章 李大忽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