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疤——那是1932年在江湾,为了救王德海被炮弹皮划的。
     34;青山哥...34;王德海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头咳了半天,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截表带,跟王德海保存的那半截严丝合缝。34;德海,34;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望着天,34;我找你找了二十年。34;
     四
     赵青山没牺牲。那天他被炮弹震晕了,醒来时躺在红十字会的卡车里,一路送到了南京。他断了三根肋骨,左眼也瞎了,后来辗转到了北平,在胡同里修鞋糊口。那只怀表在逃亡时被抢了,他拼死抢回半截表带,后来又在旧货市场找到只上海牌手表,刻上自己的姓,想着万一哪天能遇到王德海。
     34;我每天都从你铺子门口过,34;赵青山摸着那半截表带,指腹在刻痕上摩挲,34;看你修表的样子,跟当年在军营里修马蹄表时一个样。可我不敢认你,我这瞎了眼的样子,哪配跟你开钟表铺啊。34;
     王德海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往铺子跑。赵青山拄着修鞋的拐棍跟在后头,瞎眼撞在门框上,发出34;咚34;的一声闷响。
     工作台的抽屉里,王德海翻出个木盒子。打开来,是用红绸布包着的怀表零件——这些年他四处搜集,已经攒齐了大半。最底下压着张纸,是1932年赵青山画的钟表铺草图,角落里歪歪扭扭写着34;德记时计34;四个字。
     34;青山哥,你看,34;王德海把零件摊在桌上,铜齿轮在灯光下闪着光,34;咱的铺子,早开起来了。34;
     赵青山的手在零件上摸索着,忽然摸到个银质齿轮,上面刻着个34;海34;字。那是当年王德海亲手做的,本想等赵青山过生日时给他当礼物。
     34;还缺个表蒙子,34;王德海数着零件,声音哽咽,34;等找着合适的玻璃,咱就把它拼起来。34;
     五
     那年冬天来得早,刚进腊月就下了场大雪。王德海的铺子挂上了新招牌,是赵青山用修鞋的锥子在木板上刻的,34;德记时计34;四个字刻得深,填了红漆,在雪地里看着格外精神。
     赵青山白天在铺子里坐着,听王德海修表的动静。他总能听出哪块表的齿轮松了,哪根发条该换了,比王德海还准。有回李嫂来取表,赵青山听着机芯声就说:34;王师傅是不是把游丝调紧了半圈?这表走得急了。34;王德海拆开一看,果然如此。
     开春的时候,陈默回来了。他断了条腿,拄着拐杖站在铺子门口,看见赵青山时愣了半天,忽然扑通跪下:34;赵连长!34;
     原来陈默被抓壮丁后,在部队里遇到过赵青山。那时候赵青山在炊事班烧火,左脸的疤被烟灰盖着,陈默没认出来,只记得他总往钟表铺的方向张望。
     34;回来就好,34;赵青山摸着陈默的头,瞎眼望着门口,34;正好,帮你王师傅打个表蒙子。34;
     陈默的手巧,用块碎玻璃磨了三天,磨出个圆溜溜的表蒙子。王德海把零件一个个拼起来,赵青山坐在旁边听,当最后一个齿轮卡进槽里时,他忽然说:34;不对,发条好像装反了。34;
     王德海拆开一看,果然反了。他笑着摇摇头:34;青山哥,你这耳朵比我的放大镜还厉害。34;
     怀表修好那天,王德海把它挂在铺子最显眼的地方。银壳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时精准,滴答声清脆得能传到胡同口。赵青山每天都要摸上几遍,摸到表链接口处的断痕时,总会笑出声来。
     六
     1956年的夏天,赵青山走了。那天他还在听怀表的声音,忽然说:34;德海,这表走得真稳,跟咱当年在上海时一样。34;说完就闭上了眼,手里还攥着那半截表带。
     王德海把怀表摘下来,揣在怀里。他没哭,只是每天都要给怀表上弦,听着滴答声发呆。陈默想把怀表挂回去,被他拦住了:34;这是青山哥的,得跟着他。34;
     后来,铺子改成了公私合营,王德海成了钟表厂的师傅。他带了很多徒弟,教他们认齿轮,调游丝,总说:34;修表跟做人一样,得用心,不能错半分。34;
     1980年,王德海退休了。他回到老胡同,铺子还在,只是换了新主人。新主人认得他,说:34;王师傅,您来看看,这表总出毛病。34;
     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电子表,王德海拿起一块,没找到上弦的地方,忽然笑了。他从怀里掏出那只银壳怀表,拧了拧发条,滴答声在满是电子音的铺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34;还是这玩意儿实在,34;他摸着怀表的壳子,指腹在刻痕上摩挲,34;走得稳,还认人。34;
     那天傍晚,王德海坐在胡同口的槐树下,怀表在手里打着转。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跟当年赵青山的影子重叠在一起。他忽然想起1932年的上海,赵青山把怀表塞给他时说:34;等胜利了,咱去北平喝甜水。34;
     如今,北平的水真甜
    喜欢。
  

日常无聊更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