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说话的老座钟与少年的时光奇旅
     林小满第一次发现阁楼里的老座钟会说话时,窗外正飘着2024年的第一场雪。
     那天他刚把不及格的数学试卷藏进衣柜深处,就被奶奶揪着耳朵往阁楼拽:“你爷爷留下的座钟停了三天了,去擦擦灰,说不定还能走。”阁楼里满是樟木箱子的味道,阳光斜斜地打在暗红色的座钟上,铜制的钟摆蒙着薄灰,像睡着了的蝴蝶。林小满掏出抹布擦钟面时,指尖刚碰到罗马数字“XII”,就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耳边响:“小子,擦轻点,我这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他吓得差点摔了抹布,转身看了三遍,阁楼里除了堆成山的旧棉袄,连只老鼠都没有。“别找了,我在你手里呢。”那声音又响了,带着点不耐烦,“就是这钟,1952年造的,比你爷爷岁数都大。”林小满盯着座钟的玻璃罩,看见钟摆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点头。
     接下来的半小时,他坐在地板上,听老座钟讲了自己的来历。它是林小满的太爷爷在上海旧货市场淘来的,跟着太爷爷走南闯北,见证过粮票年代的紧巴日子,也听过林小满爷爷小时候偷摸读小说的翻书声。“后来你爷爷把我藏阁楼,说等他孙子懂事了再拿出来。”老座钟的声音软了点,“结果你这小子,数学考38分还敢藏试卷?”
     林小满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朵根,刚想反驳,就看见钟面上的指针突然倒转起来,数字“III”变成了“II”,“I”,最后停在了“XII”。阁楼里的阳光突然变得刺眼,樟木箱子的味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煤炉的烟火气。
     “哎哎哎,怎么回事?”林小满跳起来,发现自己站在一个陌生的院子里。墙上贴着“农业学大寨”的标语,一个穿着蓝色劳动布褂子的小男孩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地里写数学题。那男孩的眉眼和林小满一模一样,只是脸更瘦,裤子上还打着补丁。
     “那是你爷爷,1968年,他跟你现在一样大,数学也不好。”老座钟的声音从口袋里传来——林小满低头,发现座钟变成了巴掌大的小闹钟,刚好能揣在兜里。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见奶奶(那时还是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端着一碗红薯粥走过来,对男孩说:“小林,别写了,先吃饭,等会儿还要去拾柴火。”
     林小满跟着少年版的爷爷去后山拾柴火,才知道爷爷小时候有多难。没有作业本,就用捡来的烟盒纸写字;没有计算器,就用算盘一遍遍地算;晚上家里没灯,就借着邻居家的煤油灯光做题。“你爷爷那时候说,要好好读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老座钟的声音带着感慨,“你现在有台灯,有练习册,还有手机计算器,却考38分,不觉得丢人吗?”
     林小满的脸烧得发烫,刚想跟老座钟辩解,眼前的场景又变了。这次是1995年的县城,年轻的爸爸正坐在书桌前,给远方的妈妈写情书。书桌上放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旁边是一摞厚厚的考研资料。“你爸爸当年为了考研究生,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冬天冻得手都肿了,还在背英语单词。”老座钟说,“他跟你一样爱偷懒,有次躲在被窝里看武侠小说,被你爷爷揪着耳朵罚站了半小时。”
     林小满看着爸爸认真的侧脸,突然想起上周自己躲在房间里打游戏,被爸爸发现后还顶嘴说“学习没意思”。他的鼻子有点酸,伸手想摸摸书桌,场景又切换了——这次是2010年的医院,奶奶躺在病床上,爷爷坐在床边,手里攥着老座钟,低

第207章 明天开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