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宁知道,跟这种胡搅蛮缠的人讲道理是没用的。
硬碰硬,只会让干妈难做,自己也落个欺负军属的名声。
她脑子飞速转动,目光扫过地上那块劣质皂,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成型。
她忽然叹了口气,声音提高了些,确保周围人都能听见:“刘大嫂,您非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但您这脸确实让人心疼。
您想想,如果真是这皂的问题,那受害的肯定不止您一个。
这种害人的劣质假货,就不该摆在商场里继续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受害!”
她弯腰捡起那块“金贵皂”,递向刘大嫂,语气变得“真诚”:“大嫂,您要是真为自个儿、也为大伙儿讨个公道,不如拿着这证据,去国贸商场那个柜台闹……去理论!
去退货!去要求他们赔偿!把他们卖假货、害人烂脸的事闹得越大越好!
最好能登报上广播,让全市人民都知道!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免得更多人上当不是?”
“而且我听说,像国贸这种大企业,你一闹一个准,赔钱赔得可痛快了!”
这一点沈令宁下午已经领教过了。
刘大嫂愣住了,她只想要钱,没想过这么复杂。
但沈令宁的话似乎有点道理,而且“闹大”、“赔偿”这些字眼触动了她。
刚从外面进来的赵向东眼睛一亮,立刻站出来声援:“对!刘大嫂,这种黑心商家就不能惯着!您带头去!我正好在报社有同学,我这就去联系记者!
必须曝光他们!这是维护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他巧妙地给这件事贴上了“维权”的标签。
‘妈妈!让坏阿姨去咬更坏的坏人!宝聪明!东子舅舅也好聪明!福宝的心声带着兴奋。
刘大嫂被沈令宁和赵向东一唱一和架了起来,又想着能闹来赔偿。
竟然真的一咬牙,揣着那块假皂,又叫上院里另外两个也说用了“金桂皂”不舒服的家属,第二天就风风火火地冲向国贸商场。
赵向东动作更快,立刻联系了相熟的记者朋友。
记者正愁没新闻素材,一听是军属投诉假冒伪劣产品导致烂脸,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大新闻,带着相机就跟了过去。
于是,国贸商场“金贵皂”柜台前,上演了一场大戏。
刘大嫂等人又哭又闹,展示着脸上的红疹,举着假皂,控诉商家卖假货害人。
记者咔咔拍照,记录现场。
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议论纷纷,群情激愤。商场领导被惊动,焦头烂额。
事情果然闹大了!
第二天,《长安日报》二版就刊登了题为《“李鬼”皂冒充“李逵”,消费者脸面何存?——国贸商场售卖假冒香皂致多名军属过敏》的报道。
第三天,还配了现场照片和“金贵皂”的特写。
报道详细对比了“金桂”正品和“金贵”仿品在包装、质地、气味上的区别。
揭露了仿冒者的不法行为,并着重强调了受害者的军属身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同情和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声讨。
赵向东拿着报纸,兴奋地找到沈令宁:“令宁!机会来
第一百一十一章 被采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