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0章 对子女噬心的悔恨[2/2页]

律师:拐卖判五年?给我满族抄斩 老酒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
     但是在这个案子里,现实情况就是,自己的儿女失踪了那么久,死了那么长时间,他们居然毫无知觉???
     比起对凶手吴用的恨,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悔恨,自我谴责。
     “为什么当初没有多关心女儿一点?”
     “我为什么当初要这样对他?”
     “如果我没有骂他没出息,他是不是就不会去网上找安慰?”
     “如果我在他失联后更坚决地去找他,而不是以为他又在耍性子。”
     “我为什么要跟他说让她死在外面不用回来了的这种话?”
     “我为什么要跟她说这是我家,不是你家给我滚的这种话?”
     “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这样的狠话原本是说给儿子听的,现在变成了回旋镖反复地在扎自己。
     所以,他们会有种“我就是凶手帮凶”的错觉。
     这种悔恨会无限循环,让他们觉得自己当时的忽视、冷漠、恶毒的言语间接将自己的儿女推向了凶手。
     而且这跟普通案件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
     普通案件的家属至少能见到遗体,举行葬礼,有一个寄托哀思的实体和地点。
     但是在这个案子里,死无全尸甚至灰飞烟灭。
     他们的子女被凶手以最彻底的方式从物理世界上抹除,没有遗体,没有坟墓,没有凭吊之处。
     这种虚无的死亡方式,让哀悼变得无比困难,悲伤过程无法完成。
     而且他们还会想象,自己子女死前痛苦恐惧挣扎的样子,还有死后在被焚烧之前,凶手会如何对待遗体。
     这种联想带来的附加恶心和恐惧,是持续的精神折磨。
     所以,在这个案子里,这些亲属的痛苦是一个多层的、不断自我喂养的恶性循环。
     从最初的忽视,真相揭晓后的巨大震惊与悔恨,因死亡方式带来的附加侮辱与无力感,无法完成哀悼的持续煎熬。
     这种痛苦远比单纯的悲伤要复杂和深刻得多,它直击人性中最柔软的亲情与最深刻的愧疚感,这种杀伤力可以说是毁灭性的,那是一种噬心的悔恨。
     这种悔恨也比纯粹的悲伤更加残忍,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对儿女的这份愧疚将成为他们余生无法摆脱的阴影。
     但有一个人也是坐在他们亲属的这一排,但是跟他们自责悔恨痛苦不一样,这个人是谭薇。
     谭薇没有自责,因为,谭薇从发现秦小悦失业、失意,到用尽全力去帮秦小悦,她已经做了她所能做的所有。
     谭薇对凶手就是只有纯恨,还有就是对自己好朋友秦小悦被杀害的悲伤。
     她的目光跟那些亲属不一样,她的目光像鹰一样,死死地盯着被告席的入口,等待着那个恶魔被押上来,然后她要亲眼看着白潇是如何把他送上断头台。
     谭薇一心想的只有复仇,她只想要杀害秦小悦的凶手给秦小悦偿命。
     谭薇需要亲眼看到法律为这件事画上一个句号,她需要这个仪式来告慰好友的在天之灵,也解放那个被困在“寻找秦小悦”这个使命里太久的自己。
     ……
    喜欢。
  

第540章 对子女噬心的悔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