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5章 重金挖人[1/2页]

梦回春秋当大王 昽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行人匆匆饭罢,便重新上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汉中。
     有传言,巴蜀为了支持汉王南下,将苍溪铁匠铺、水泥工坊、制硝处等重要部门向汉中输送。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从汉中,重金挖人。
     姬长伯的光辉战绩和骇人听闻的西瓜雷,竹筒雷等厉害武器也流传甚广。
     这一行人便是中原大国,葵丘之盟盟主齐国之后,最有潜力继承盟主地位的宋国使团。
     开明的宋君早就听说了汉中之战的种种传闻,再加上见识到巴蜀纸张的优良,火药爆破的威力之后,便安排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率领一支商队,进入汉国,试图学习汉国的技术,最好重金挖一批熟练的工匠回来。
     宋国乃是前朝殷商后裔,商人在周朝分封的土地贫瘠,不宜耕种,所以宋国以商贸立国,其都城商丘更是天下闻名的商业之都。
     南来北往的奇珍异宝,巧思之物数不胜数。
     随着汉国崛起,汉国国中的稀罕物件开始外传,宋国有幸获得了一批,从而了解到汉国的种种强大的原因。
     例如铁器,火药,纸张,盐法等。
     此行宋国商队的领队,是宋君嫡次子,公子恒,素有贤名,擅长算术和贸易。
     所以这次商队,就由他主持事务。
     “凭什么封城?!我等来此经商贸易,挣得就是个快钱,你若是封城个十天半个月,我这几大车的茶叶岂不都要受潮损坏?我的损失谁来赔我?!”
     “各位官爷行行好,我这一车的草药都是汉中急需的,耽误一个时辰就有一位病人断了药啊,诸位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烦请体谅一下小民的不易,给我们放行吧。”
     ……
     公子恒远远的观望城门口的情况,多方打听才知道,汉王不日将率军南下征伐巴中,收复失地,诛杀叛臣!
     为了保证行军保密,将封城三日,保证城中探子和细作不能将情报传回巴中。
     公子恒叹了口气,看来自己一行人还得在上庸城中盘桓数日。
     就在城门口的争吵不断升级,公子恒准备率队离开的时候,回首看到一群少年,穿着不凡的官服,手持锦衣卫特有的仿制绣春刀,迎面走来。
     公子恒看到这些人的穿着打扮,下意识的以为是汉王直属的锦衣卫部队,结果一旁的汉国官员军士见到他们之后,皆纷纷下拜行礼。
     “军机处奉汉王令,命上庸西门放行,药品、粮草等不易保存的优先放行!其他无需存储的延迟一日放行,西门军士必须严格盘查无货商旅,确认通关文牒,方可放行!”
     西门军吏皆躬身一拜,接过王令。
     “他们就是军机处的?都好年轻,恐怕只有十几二十岁吧?”
     “传闻汉王有意将他们带在身边培养,以取代汉国各地贵族官吏!”
     “这些少年郎都不是贵族子弟?”
     “当然不是!他们都是军武遗孤,其父辈祖辈皆是跟随汉王征战的将士,后来由教会收留抚养教育,其中杰出之辈,经过考核,才送往汉王身边任职。”
     “军武遗孤?军功爵制还有如此好处?难怪这些少年郎一个个精神抖擞,原来皆是教会培养的人中龙凤啊!”
     “切莫乱言,如今各地贵族对这些遗孤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这些贵族不敢对这些少年郎动手脚,但是教训教训你我这种拥护他们的苦命人,那是重拳出击。”
     “一看你就是庸国遗民,汉国早就颁布法典,打人者受鞭刑,杀人者受斩刑,现在哪家公卿贵族还敢嚣张跋扈?”
     “害,还不是官官相护,哪有贵族公卿愿意得罪他们自己人的?”
     “这你就不懂了,如今刑部官员,执法兵吏,从上到下,皆是平民子弟,由内阁直接管理,汉王锦衣卫协理,权力大的没边,哪家贵族敢动歪心思?”
     “就是,汉王是什么人?其生母淫乱后宫,汉王不避嫌,不避亲,大手一挥,软禁生母于宗祠,王母犯法,与庶民同罪!”
     ……
     周围百姓的一言一语被公子恒听在耳中,心中升腾起了一种难以言表的豪迈。
     从小长在宋国宫城中的公子恒被教导,兄友弟恭,要做好臣弟的本分。
     他从未见过如此有朝气、有规矩的国度,也从未听闻过如此大胆革新的制度。
     看着那些年轻的军机处少年郎,他们眼神坚定,步伐有力,仿佛身上带着无尽的希望。
     公子恒心中一动,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决定暂时搁置挖人的计划,先深入了解这个汉国。
     他想看看,这个由汉王一手缔造的国度,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魅力。
     于是,他带着商队在城中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在上庸城开始四处打听汉国的律法、制度、文化。他与商人、百姓交谈,甚至结识了几位年轻的学子。
     在这个过程中,他越发觉得汉国的崛起绝非偶然。
     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将汉国的一些制度引入宋国,或许能让宋国也变得更加强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他,也渴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仔细观察着汉国的律法,发现其严明且公正,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汉国的制度也让他惊叹,分工明确,效率高。在这个国度里,文化氛围浓厚,纸张普及带来的文化传播效率极高,百姓安居乐业。
     他与商人交谈时,商人们对汉国的商业政策赞不绝口,他们表示,在这里经商,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和保障,而不必担心敌方豪强强取豪夺夺。
     而与百姓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他们对汉王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归属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若还年轻,定要参加军武,换取军功,光宗耀祖。
     结识的几位年轻的学堂学子和教会学童更是让他大开眼界。他们接受诗书典籍的教诲,精通算术,还学习弓马,对汉国的历史和文化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们讲述着汉王当年的英勇事迹,以及汉国一步步走向繁荣的艰辛历程。通过与他们的探讨,他更加认识到汉国崛起的原因不仅仅是制度的优越,还有这种深藏在文化传播中的团结和努力。
     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将

第195章 重金挖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