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昔日我等主要从吴、越、楚等南方战乱或贫瘠之地引入流民、购换奴隶,此条线络已然成熟,自当继续加强,可增派船只人手,加大收购力度。”
他话锋一转,眼中露出锐利的光芒:“然,正如王上所见,南方诸国近年亦渐趋稳定,流民来源恐渐趋饱和。臣近日观测天下大势,中原诸侯混战愈烈,尤以晋国兼并北方诸国、宋卫郑等中等国家交锋为甚,百姓流离失所者甚众。臣斗胆建议,当开辟新源!”
“哦?详细说来。”姬长伯极感兴趣。
“是!”贾富躬身道,“臣之意,可大力发展从上庸一带引入中原流民与奴隶之路。上庸地处要冲,北接中原,西连我汉中巴蜀,历来是流民南下的重要通道。我可派遣得力干员,携金银粮帛北上,于上庸设立据点,一面大量收购中原战乱产生的奴隶,一面广散布告,以蜀地安居乐业、分田置屋为条件,招揽无家可归之流民自愿来投。中原人口稠密,即便百分之一南下,其数亦极为可观!”
姬长伯听得连连点头,贾富的策略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此举大善!不仅能快速补充人口,亦可削弱中原诸侯的潜在人力。所需资金、人手,你尽可列出章程,寡人一律准奏,命户部、工部全力配合于你。务必要快,要稳妥,既要引来人口,亦要确保途中少生事端,妥善安置。”
“臣,领旨!”贾富强压激动,郑重行礼,“定不负王上所托!必使蜀中沃野,尽为人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姬长伯抚掌,“此事若成,贾卿你当记首功!去准备吧,尽快动身返回江州,统筹此事。”
贾富告退后,姬长伯独自立于殿中,心中盘算。蜀地粮丰,人口若再充实,则后方稳固,潜力无穷。这无疑是为应对北方大国晋国崛起之威胁和强秦南下之志,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姬长伯想着粮草问题,忽然心思一动,“如意。”
“在。”如意从一旁走出。
“让户部和兵部,统计一下我西征蜀地开始,动员的士卒规模和粮草消耗!”姬长伯并不是心血来潮,汉国历经战乱而不乱,各地总督和郫邑内阁的努力,功不可没。
如今蜀地水患解除粮产翻倍,再加上汉中和庸国半壁新附,如今汉国也算是家大业大,自己这个当家的,也要对自己的治下情况,做一个大调查,做到心里有数。
“诺,王上。”如意应了一声,随后又请示了一句。
“嗯?”姬长伯一愣。
如意看了眼如花,如花却是似笑非笑。
姬长伯好奇起来,这两人是怎么了?
“王上,您是不是忘了?将作院那边今天要实验新型火器。”
姬长伯一拍额头,又把这茬给忘了,最近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自己已经忙的是焦头烂额。
自己身边得力的人还是太少了,如今蜀地水患解除,只要蜀地局势彻底安稳下来,将半个内阁弄回来,帮自己处理政务也就够了。
当初为了治理蜀地,同时也存了闭关锁国,在这盆地里自立门户的心思,才将都城从江州迁到郫邑。
结果没想到数年时间,汉国版图扩大这么多,如今东面最远的那处城直面南方一霸楚国,北方上庸直接和秦楚接壤,东北方更是眺望中原列国!
郫邑都城显然跟不上汉国的扩张了,待蜀地安稳下来,自己要跟内阁商量一下,再次迁都了。
喜欢。
第209章 蜀地粮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