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0章 如期而至的夜袭!【1】[1/2页]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天命帝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夜。
     洛阳城内外万般寂静。
     除了城内四周城墙上可以看到的火光之外,整个城池内一片黑暗,家家户户都已经熄灭了烛火。
     然而,就是在这夜色的掩护之下,无数身着盔甲,手持兵器的士兵掩着洛阳四周的城墙,还有主道上几乎站满了。
     此前在发动兵变之后,袁基已经将扩充到了十万人的北军全部迁移到了洛阳城内。
     除了北军之外,还有几千人的虎贲军,以及一万多的禁军。
     蹇硕死后,一万多的禁军控制权也已经落入了袁基的手中。
     城中将近十二万的大军,此时除去城墙上布防的两万多人以外,其余的已经全部都集中在了洛阳城内各个城门两侧。
     洛阳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四方形的城池。
     要说追溯,洛阳这座古都应该从西周时期开始追溯。
     周武王灭商后,为巩固东方统治,计划在洛阳建立陪都。
     前1039年,周成王时期,周公旦主持营建“洛邑”作为东都,史称“成周”。
     《尚书·洛诰》记载:“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说明洛阳在西周时已是重要政治中心。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定都洛阳,成为东周的政治中心。
     秦国时期,吕不韦长期在洛阳经商,洛阳是当时中原的商业中心。
     他在洛阳经商时,发现秦国质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在赵国为人质,认为其“奇货可居”,遂投资扶持,助其成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子楚)即位后,封吕不韦为丞相,并赐洛阳十万户作为封地(食邑)。
     吕不韦在洛阳聚集三千门客,主持编撰《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所以当时的洛阳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上小下大,正好是一个吕字的形状。
     至于为何洛阳会发展成为如今这个样子,是因为光武定都洛阳之后,这才开始不断的扩建。
     将原本洛阳的两个城区改建成为了皇宫。
     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扩建城池,形成“南北九里,东西六里”的矩形格局。
     最终圈定之后的城池一共分为十二个城门。
     两个北门分别为厦门,还有谷门,谷门的东侧就是太仓,太仓也被称之为太仓武库,是存放武器,兵械盔甲的地方。
     北门之下是东侧的三个大门,分别是最靠近北侧的上东门,以及中间的中东门,还有靠近南侧城墙的下东门。
     而东侧对面的便是三个西门。
     分别是上西门,雍门,还有广阳门。
     洛阳的南侧,也就是正门的方向共有四个大门,分别是从西至东的津门,小苑门,平城门,还有开阳门。
     东西南门一共合计十二个城门。
     其中南城的平城门则是整个洛阳最大,也是洛阳的主门。
     从城墙上隐约落下的光亮可以看到此时围绕着洛阳十二个城门周围的城墙下已经站满了士兵。
     袁基站在一辆由两匹骏马拉拽的马车上,正在平城门的后方。
     刷。
     清冷的月光反射着袁基从腰间拔出的长剑。
     下一秒,袁基便用手中拔出的长剑指向了平城门。
     吱嘎......
    &

第700章 如期而至的夜袭!【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