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月中旬。
     整个四月几乎是大汉唯一没有重大节日的月份了。
     从一月的元日,二月的社日,三月的上巳之后,便是到了没有任何节日的四月。
     原本四月初八有一个“浴佛节。”
     不过这所谓的“浴佛节”也是在明帝之后将天竺僧人接纳至大汉之后才开始的。
     佛教传入后兴起,洛阳白马寺行“灌佛“仪式,随后百姓以香汤浴佛像,施粥僧侣。
     不过自从灵帝刘宏驾崩,特别是在前年段羽攻陷西域,并且将所有僧人视为囚徒之后,这个所谓的“浴佛节”也就彻底取消了。
     再加上此时段羽处正在外,诸将也大多都领兵在外,所以整个长安都显得安静了不少。
     不过随着洛阳被接连几次洗礼,袁隗,袁基,刘备等人扶持的洛阳朝廷彻底落败之后,长安就越发的热闹了。
     光武之前,大汉立于长安两百年兴盛不衰,光武之后大汉又建都于洛阳兴盛两百年。
     如今居长安的百姓都说,这是天道轮回,两百年一个轮回,又轮到长安兴盛了。
     随着洛阳的富户迁徙到长安。
     随着长安成为了如今的大汉政治中心,长安周边的人口也迅速的突破了四十万。
     盛世来临之景也越发的显露。
     兴建而起的凉王府就仿佛是守护在长安皇宫之外的磐石。
     隔着宫墙和长安皇宫遥相呼应。
     建安帝刘辩虽然年龄尚小,但勤政,仁义,已有明君之像。
     再加上如今的凉王乃是皇帝的老师。
     内有明君,外有贤臣。
     谁都相信,未来的大汉辉煌可期。
     .............
     未央宫内。
     身着黑色龙袍的刘辩正坐在书房内。
     在其面前,放着一堆大致有三五十本的奏折。
     三公司徒杨彪,太尉韦端,司空宋则三人皆跪坐在刘辩面前的龙案不远处。
     “陛下,这是从益州送来的奏折,请陛下过目。”
     杨彪将手上捧着的奏折的其中一本双手奉上。
     守在刘辩身旁的小太监立刻上前一步,然后将奏折结过之后在刘辩的面前展开。
     刘辩查阅奏折的时候,杨彪已经开始奏报。
     “陛下,三月初,汉中太守苏固,令汉中郡尉铁石头,以及长史赵云,司马赵风等人发兵攻打巴郡以及广汉郡,益州牧刘焉派人上书,请陛下下旨下令让汉中太守苏固停止攻打两郡。”
     听到这里的刘辩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杨彪。
     “司徒,下令攻打益州是凉王的命令。”“
     凉王说,刘焉有不臣之心,去年下诏令废其州牧之职改其刺史并且返回长安述职,可刘焉却数月不曾返回,且封堵其路,将派去的官员全部堵在外面。”
     “从去年至今,已经有数位官员因为赴任益州并且死在了去往的路上。”
     “若是朝廷不表其率,伐其人,那诸州岂不是都要效仿之?”
     杨彪立刻拱手作揖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凉王也自有其考虑,不过如今刘焉已知其错,并且上表朝廷,愿意遵从朝廷调令,并且返回长安述职,臣以为应当以此作为先例,招纳此时四

第769章 明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