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4章 袁应泰的懊悔与后悔,但,就是不改[1/2页]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八零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秦始皇界。
     始皇帝嬴政:“后世的大明火器,虽有神器之威能,但决定战争胜败,还有多方因素存在的必要性。”
     “但,这后世的大明火器,确实要例入这一世大秦帝国强国壮军的国策中。”
     ......
     诸天万界大明朝代。
     民间:
     有人叹道:“可惜了川军的白杆兵,也可惜了浙军的戚家军~!”
     ......
     【沈阳城与辽阳城之间,没有天堑,两城所在的地区,均同属辽河平原腹地,因此两城之间,也没有易守难攻的军事危地。】
     【沈阳城与辽阳城,不管对南,还是对北,都是可以成为互为门户的两座城。】
     【因此,努尔哈赤在天启二年(1621)3月13日,完全攻占沈阳后,仅仅休整了5天。】
     【在由到辽阳城中间谍,送来的情报后的努尔哈赤,在怕夜长梦多的努尔哈赤,于是在3月18日率六万大军向辽阳进军。】
     【3月19日,六万大军后金大军抵达辽阳城外,并用计引出了,辽城守军出城决战,并成功在野战后,击败了辽阳明军。】
     【3月20日,袁应泰又在辽阳城中组织,一支3万多的虎旅军,冲出辽阳城与后金军交战,并再次战败后,退回城内。】
     【最后,在天启二年(1621)3月21日,努尔哈赤在城阳间谍的配合下,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成功攻破了大明王朝在辽东地区的治所,辽阳城。】
     【在这场战役发生之前,一直主张,并坚信速胜论的大明的辽东经略袁应泰,也在辽阳城破后,在镇远楼自缢,并焚楼殉国。】
     ......
     【却说,袁应泰在3月12日,得知努尔哈赤攻打沈阳城时,就立即命参将王世科率五千人,北上救援援。】
     【但在行军途中,就遇到后金游击骑兵的埋伏,最后后金军将领哈都击败,王世科部也全军覆没。】
     【3月13日晚,在得知沈阳城,已经完全失陷,川浙两军在浑河发生血战,以及对后金大军造成超过上万的兵力损失后。】
     【袁应泰紧急下令奉集堡,虎皮驿守军,立即回撤辽阳。】
     【同时,袁应泰下令,急紧收缩辽阳防线,并立即调回本溪威宁堡地区的守军3万人,收缩辽南防线。】
     【威宁堡地处太子河中游,其驻军原为防范后金绕道辽阳南侧,此时全部集中至辽阳城北渡口布防。】
     【之后从浑河战场连夜逃回的辽阳城的川浙两军的残兵,也被袁应泰编入了辽阳城防备之中。】
     【川军参将周世禄与秦民屏带领川军残兵,编入辽阳西门守军的序列当中。】
     【而浙军残兵,加上留在辽阳城中未参加浑河血战的一部,共八百人,被部署在镇远楼附近负责火器防御。】
     【此时担任辽东巡按的张铨,得知川浙两军在浑河发生的血战与战绩后,并为川浙两军所有战死的将士,上疏陈功,请从优恤。】
     ......
     【此外,袁应泰此前收留的蒙古难民,以及在辽阳城被招募的蒙古降人,以“夷丁”的身份,被袁应泰编入辽阳城的守军将士当中。】
     【而这阳城中的蒙古“夷丁”,共有1万2千多人,被袁应泰打散,分别编入至辽阳城各处门城的守军序列中。】
     大明神宗界。
     民间:
     有百姓怒道:“这袁应泰真是头猪啊,沈阳城是怎么被攻破的,难道他是一点教训都没吸收吗?”
     “居然还敢把蒙古人编入守城军队当中。”
     “难道这辽阳城,被努尔哈赤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攻陷了。”
     “在老子看来,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大明的沈阳城与辽阳城的丢失,袁应泰的罪责最大。”
     人群有,有人疑惑的问题:“会不会是,这时的袁应泰,还不知道沈阳城具体被攻破的原因吧?”
     ......
     辽东民间:
     有人恶狠狠的怒道:“在这一世里,那袁应泰敢来辽东,看老子怎么弄他!”
     ......
     【在袁应泰完成紧急征调与部署之后,此时的阳辽城中的守军,已经增至将近12万之众。】
     【虽说辽阳城是辽东地区的治所,但辽阳城并不是辽东的军事重镇,因此辽阳城中的常备守军在2万人左右。】
     【而袁应泰,之前就已经将沈阳城中,数千精锐辽东骑兵,已经调往辽阳。】
     【现在又将原本是奉集堡,

第714章 袁应泰的懊悔与后悔,但,就是不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