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6章 威逼利诱[1/2页]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弘历冷笑一声,指尖在名册上轻轻点过。
     “正好借此事,把大清官场里盘根错节的结党营私彻底清一清。
     这些宗室子弟以为握着地方官帽就能要挟朕?他们怕是忘了,这天下的官,从来不是某一家的私产。”
     张廷玉心头一震,躬身应道:“皇上圣明。这些候补官员皆是经考核选拔的实干之才,正可借此次更替,为各地官场注入新气。”
     “说得好。”弘历将名册合上,目光锐利如刀。
     “告诉他们,到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清查旧案,凡前任留下的亏空、积弊,一概严查到底,不必顾忌所谓的宗室脸面。”
     随后半个月,河南、山东、湖广等地的辞呈果然接踵而至,宗室子弟们像押注般将越来越多的地方要职摆上赌桌,等着看朝廷手忙脚乱的笑话。
     可养心殿的批复永远只有一个字——“准”,干脆得让千里之外的宗室官员们心里发毛。
     富大春的姐夫在山西接到卸任圣旨时,还在盘算着何时能被“恳请”复职,没等他收拾好细软,新布政使已带着吏部文书和审计官员找上门来,进门便直奔库房查账。
     当年他靠着宗室背景虚报的赈灾款、克扣的盐引税,一夜之间全被翻了出来,刚走出布政使衙门就被反贪局官员拿下,连回府收拾行李的机会都没有。
     江南那位管盐运的表哥更惨,他原以为新官上任总得给他几分薄面,特意备了厚礼去拜访,却被新盐运使直接挡在门外。
     三日后,一份详细记载他勾结盐商、垄断市价的卷宗便送进了反贪局,跟着来的还有抄家的官差——那些靠着特权聚敛的财富,终究成了压垮他的罪证。
     肃亲王府里,最初的亢奋早已被恐慌取代。
     递辞呈的官员们非但没等来皇上的妥协,反倒一个个传来被查抄、下狱的消息。
     富大春捧着陕西叔父“因贪墨被革职查办”的密报,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纸。
     “怎、怎么会这样?皇上明明该急着求我们回去的……”
     蕴着脸色惨白,死死盯着桌上堆积的急报。
     “完了……”允禧瘫坐在椅子上,声音发颤,“咱们手里的官帽没了,兵权没了,现在连宗人府的庇护都没了……往后,咱们还能靠什么?”
     偏厅里再无往日的激愤喧嚣,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叹息和压抑的恐慌。
     1744年七月下旬。
     养心殿内,弘历望着窗外沉沉暮色,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
     张廷玉轻声奏道:“皇上,各省新官已陆续到任,虽有短暂政务衔接之滞,现已渐归正轨。
     贪腐要案尽数审结,涉案宗室官员一百八十七人,均已依律处置完毕。”
     弘历嘴角扬起一抹淡笑,将玉佩放回锦盒。
     “如此一来,既整顿了官场积弊,又打击了宗室顽劣之势,实在一举多得。”
     张廷玉躬身赞道:“皇上圣明。只是……肃亲王蕴着等人身为宗室首倡者,其罪当如何处置?”
     弘历眼中笑意敛去,冷笑一声:“此事朕自有办法。”
     张廷玉见皇上已有定计,便不再多言,躬身告退。
     待脚步声渐远,弘历当即对身旁侍立的李玉吩咐:“去,传肃亲王蕴着即刻来养心殿见朕。”
     当传召太监的声音穿透肃亲王府的寂静时,蕴着正对着满桌的急报枯坐,手指冰凉。
     听到“皇上召见”五个字,蕴着猛地站起身,膝盖撞到桌沿发出闷响,却浑然不觉——这个时辰被宣召,从来不是什么好事。
     王府的轿子在宫道上跑得飞快,蕴着坐在轿中,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搅。
     白日里还强撑着安抚众人的镇定,此刻早已被恐惧撕碎。
     养心殿内,弘历背对着殿门站在窗前,月光勾勒出他挺拔却冷硬的轮廓。
     听到脚步声,弘历缓缓转身,目光落在蕴着身上,没有半分温度:“蕴着,你可知罪?”
   

第236章 威逼利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