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皎手里一共有四千兵力,早在四五个月前,他就将其中的两千兵力,驻于与豫章柴桑隔长江对望的寻阳县。这意图也够明显了,那就是随时都可以逃跑。
今日,孙皎正在衙署处理公务。
“报……报……”士兵匆匆进来:“报太守,六安方向有动静,敌军大军南下了,已攻入舒城。”
“什么?敌军攻破舒城?”孙皎蹭得站了起来,随后又坐了回去,长叹一声:“唉!敌军还是打过来了。”
他把士兵打发走,又想了一段时间,终于下令:“全军撤退吧,撤向寻阳,把粮草辎重都拉走。”
七八天之后,高顺率军进入皖城。虽然孙皎没有坚壁清野,但也差不多搬空了整个皖城,高顺微怒。
“报将军,打探到消息,敌军往西南方向撤退了,可能是撤向寻阳方向。”士兵来报。
“那孙皎据说是孙权的堂弟,想必早就有打算,撤退到豫章去,传令下去,明白大军启程,大军追击。”
高顺把雷薄调到寿春,把陈兰调到皖城来,这么一来,他的粮道线路就定了下来,即汝南——寿春——皖城,这粮道稍稍有点长。不过,如果督运粮草不济的话,他也可以找赵云帮忙。
高顺率军继续追击,四五天之后,陈军到达了寻阳。孙皎早就率军渡过了长江,撤退到豫章柴桑去了。在撤退前,孙皎把寻阳渡口的船只一起带走,又放把火将整个渡口给烧毁。如此一来,敌军也就没办法渡过长江。
果然,高顺来到寻阳渡口,看着滚滚长江,只能摇摇头。不过,虽然一时渡不了长江,不代表高顺就消极对待。他做了两件事,一是重修渡口,二是搜集船只。
寻阳一带民间也没有多少船只,能让陈军搜集到,但高顺想好了,能搜集多少算多少。如此一来,陈军与对岸的江东军对峙了起来。
……
徐州广陵郡射阳港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十一月中旬
徐盛率一万五千海军驻扎射阳港口已有半年了。半年里,徐盛除了训兵之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射阳县南部的海陵县,又修了个简易港口,这港口只供大军临时补给所用。因为从射阳港口到长江入海口仍然有点远,海军没办法在途中不补给的情况下,直接进入长江,攻略长江沿岸的渡口。
在海陵建了港口之后,可临时依靠,补给物资。从海陵港口进入长江,直达广陵,不过四五百里路,海军路上无须停歇,一口气就到达。即便江东军有所发现,也来不及有所反应。
收到陈炎的命令后,徐盛大喜,海军自组建以来,最大的机遇来了。
徐盛为主将,步骘、严畯、于禁三人随军,率一万五千兵力,从射阳出发,顺风南下。除此以外,徐盛还动用了二十艘大舡船,运送各种物资。
海上行军,速度比较慢,两天时间,海军才到达了海陵港口。港口比较小,徐盛下令船只依次轮流依靠,让士兵上船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例如清理垃圾、粪便等。
一天之后,海军启
第715章 海军出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