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关的硝烟刚散,天启城已飘起了九丈高的庆云。
内务府的工匠们连夜将皇城内外的红灯笼换成了明黄色,朱雀大街两侧的商铺早早挂出“恭迎女皇”的锦幡,连石板路上都撒了碾碎的花瓣,踩上去簌簌作响。百姓们从凌晨就涌到街边等候,怀里揣着自家种的谷物、织的锦缎,要给新皇送上份实在礼。
辰时三刻,钟声穿透云层。南宫凛穿着十二章纹的衮服,踩着云纹红毯走向祭天高台时,连风都放轻了脚步——她的凤冠上镶着东海水晶磨成的珠子,每走一步,珠子碰撞的脆响都像在数着乾坤轮转的刻度;腰间的玉带钩是用当年叶辰赠她的玄铁重铸的,上面盘踞的龙纹被匠人改成了凤形,却仍保留着铁骨铮铮的纹路。
“女皇陛下千岁——”礼官的唱喏声刚落,台下就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回应,百姓们举着谷物的手高高扬起,金黄的小米、饱满的麦粒从指缝漏下来,在红毯两侧铺成片金色的海。
南宫凛走到高台中央,接过礼部尚书递来的玉圭,指尖触到圭角的凉意时,忽然想起十年前在镇魔关,她也是这样接过叶辰递来的伤药,那时药罐的温度,竟和此刻玉圭的凉润如此相似。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她的声音透过灵力传遍四野,比当年在药庐里叮嘱伤员“按时换药”时更沉稳,却藏着同样的温度,“今日南宫凛承天命、顺民心,继大统为天武女皇。”
祭天的玉帛在火中升起时,天边突然裂开道金光,正照在她脚下的地砖上——那里刻着七十二宗门的图腾,此刻竟同时亮起,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图腾里的剑影、药锄、兽爪、织梭融成一片。
叶辰站在高台侧角,看着她将祭文投入火中,忽然觉得眼眶发烫。当年在镇魔关,她总说“我就想守着药庐”,可此刻她站在万民之上,眉宇间的从容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像她自己。
午时的钟声敲响时,南宫凛回到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文官们捧着笏板的手微微颤抖,武将们按在刀柄上的指节泛白——谁都记得,这位新皇当年在镇魔关背着药箱穿梭于尸堆,用银针刺破魔修毒气的样子;记得她把最后一粒疗伤丹塞给伤兵,自己嚼着野果守夜的模样。
“众卿平身。”南宫凛落座时,凤椅发出声轻响,那是叶辰亲手给椅脚加的软垫,怕她久坐伤腰,“朕知你们忧心,今日便说三件事。”
她抬手止住想跪地的群臣:“第一,废黜‘女子不得干政的旧律,六部皆可任女官;第二,镇魔关的老兵加三倍俸禄,他们的儿孙入军校者,免试入学;第三,重修《天武律》,凡苛待百姓、私通外敌者,无论爵位高低,同罪同罚。”
每说一句,台下的抽气声就滚过一片。那些曾嘲讽“女子掌国必乱”的老臣,此刻望着御座上的人,突然想起她在镇魔关写的医案——字迹娟秀却力透纸背,连开给小兵的药方都仔细标注着“饭后温服”,这样的人,怎会苛待天下?
叶辰站在殿门阴影里,看着南宫凛处理奏折时微微蹙起的眉,和当年在药庐研究新药方时一模一样。有武将仗着是老臣,硬着头皮上奏:“陛下,边境需增兵三万,可粮草……”
“粮草从朕的内库拨。”南宫凛没抬头,笔尖在奏折上圈出个“急”字,“把去年各地进贡的珍宝清单拿来,除了有典故的,其余全熔了换粮草。”
老臣愣住时,她才抬眼,目光清亮:“江山是百姓的江山,朕的凤冠再华丽,不及边关士兵的一碗热粥实在。”
殿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她手边的茶盏上——那盏是当年镇魔关的粗陶碗,她执意用它喝
第889章 女皇登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