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让他恨得牙痒痒。
     如今战局迫使英国总理邱吉尔前倨后恭,常申凯乐见其成、心里没来由地畅快。代表团成员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趁机向英国提出要求,迫使英国答应。中国代表团还提到战后缅甸战后独立的问题,提到在缅北的巴莫,英国代表脸色铁青,迫于形势,英国承诺战后给出独立时间表。这也算是现世报吧,真实印证了34;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34;这句经典名言。
     25、26日继续开会,邱吉尔明确44年雨季之前无法派出舰队。中国有中印公路、有驮峰航线,对中印公路的开通并没有那么急切。常申凯决定没有舰队就不南下打仰光。打下曼德勒后,远征军部分部队还可以暂时调回国内,缓解国内的日军的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开罗会议围绕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讨论:一、战略协调?
     中美英三国领导人重点讨论了对日作战的军事部署与战略配合,旨在协调远东战场的行动?。
     二、?战后领土归属安排?
     会议明确日本需归还侵占的领土,包括中国东北三省、台湾及澎湖列岛,并就琉球群岛的共管问题达成初步共识?。
     三、?战后国际秩序构建?
     涉及朝鲜独立保障、日本天皇制存废等战后政治安排,强调通过国际决策机制重塑远东格局?
     四、开罗宣言的起草
     英国人主张的宣言初稿是这样的: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
     日本放弃满洲和台湾后,由谁来接手?归还给谁?英国人没说。这就是典型的“埋雷”做法!既然日本放弃满洲和台湾,又没有指定归还给谁,那么,在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对此,中国代表王宠惠据理力争,美国代表哈里曼支持王宠惠的意见。最后,终于达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文稿。
     常申凯试图借战时合作机会提出了香港问题,但丘吉尔强硬拒绝,声称“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罗斯福虽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并设立自由港,但未获英方支持。香港问题被刻意淡化,常申凯为避免与同盟国关系恶化,未在公开场合坚持主张?。
     常申凯还主动拜访了罗斯福,提出外蒙古与西藏主权问题,但罗斯福避而不谈。
     会议26日结束,开罗会议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与战后利益框架。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在重庆、华盛顿、伦敦同时发表,《开罗宣言》不仅确认东北、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领土,肯定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而且强调要将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附:开罗宣言原文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喜欢。
  

第223章 开罗会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