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二十五章 孟川的担忧[1/2页]

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难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战一的亲自“督战”,所有在火星上的青帮的工程师加班几点。
     几天时间,第一台制氧设备就这样生产出来了。
     这也得益于观测者提供的数据太完善。
     每一个步骤都转化成能让人看得懂的数据。
     那是一台半人高的银色装置,管道如蛛网般连接着进气口与储气罐。
     当战一按下启动键,机器嗡鸣着运转起来,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显示:每小时转化二氧化碳1200立方米,产出氧气360立方米。
     因此战一第一时间对孟川报喜:
     “班主,这玩意儿太神了!”
     战一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咱们地下城堡三百多人,一台就绰绰有余。要是摆上一百台,分布在赤道带的峡谷里,不出三年,火星大气的氧气浓度能到18%。”
     虽然18%的氧气浓度还是要低于地球的氧气浓度。
     但已经比地球一些高原地区的氧气浓度要高了。
     毕竟在我国的一些高原地区,平均氧气浓度才只有12%到16%。
     18%的氧气浓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类以及绝大部分的地球生命的生存所需了。
     孟川很是满意战一他们的效率。
     这玩意儿可比任何武器都重要多了。
     脉冲步枪能守护生存的地盘。
     而氧气,能撑起人类在火星扎根的底气。
     当然,孟川也如约兑现了对观测者的承诺。
     十五艘货运舱从地球出发,每艘都载着一名死刑犯。
     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隐蔽。
     这些人或因连环犯罪,或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极刑。
     将他们作为“活体样板”,多少减轻了孟川心底的负重。
     也许是孟川提供的这些“活体样板”是多样化的。
     观测者居然再次给孟川不少的科技资料。
     星尘号的数据库里,多出了一些关于人造磁场发生器、甲烷循环系统的图纸。
     特别是其中有一项技术是能莫比地球臭氧层的纳米薄膜技术。
     这让孟川瞳孔都骤然收缩。
     这是可以直接铺展在火星轨道上,阻挡99%的紫外线。
     不过,这些技术虽然很高端,对火星的环境改造相当的重要。
     但光有技术不行。
     以目前的人类的科技水平,想要把这些技术从理论上变成现实。
     短时间之内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孟川还是看到了希望。
     然而,这份惊喜孟川还没完全消化,麻烦也接踵而来。
     距离上次交易还不到一个月,星尘号的通讯器突然急促地响起。
     为了和观测者取得联系。
     孟川和影蝶不得不再次乘坐星尘号到了外太空。
     观测者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
     “地球文明代表,我们需要更多样本。五十个人类,以及同等数量的大型哺乳动物——牛、马、大象均可。”
     孟川握着通讯器的手猛地收紧。
     要人类样本尚可解释为“研究文明”。
     要大型哺乳动物,这绝非简单的观测需求。
     因为哺乳动物并不具备多少有用的记忆可以读取。
     只能做基因类的研究。
     孟川不由想起地球上的生物实验。
     比如人猿战士实验。
     或者基因改造实验。
     只有这类研究,才

第七百二十五章 孟川的担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