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9章 京师五营,动了![2/2页]

乱世边军一小卒 上岸不吃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充满了难以置信,“难道是要去投靠北狄?”
     “不可能!李成化、杨定国绝非此等无耻之人!难道是太子的什么奇计?也不像……”
     谋士们面面相觑,谁也猜不透这支精锐大军的意图。
     北上之路,除了正在被鞑子蹂躏的燕云之地和围困的幽州城,还有什么?
     难道他们要去打鞑子?
     这个念头一出,连晋王自己都觉得荒谬。
     太子怎会在此刻分兵去救幽州?他恨不得所有兵力都用来对付自己才对!
     “王爷!”一名谋士忽然道,“无论其意图为何,李、杨大军北上,其与我对峙的防线瞬间空虚,此乃天赐良机啊!”我
     “军当趁此机会,全力推进,直逼京城脚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言一出,帐中诸多将领纷纷附和,战意高昂。
     然而,晋王却抬手制止了众人的激动。
     他眉头紧锁,踱步沉思。
     他比手下这些人想得更深更远。
     李成化、杨定国此举太过反常,背后定然有极其重大的图谋。
     若是贸然进兵京城,万一这是太子设下的什么圈套呢?
     或者,万一李、杨二人真的是去抗击鞑子……
     他猛地想起自己不久前发布的那份檄文,痛斥太子不顾边疆安危,引狼入室。
     如果李、杨二人此刻真的是北上打鞑子,那他晋王此刻若趁虚攻打京城,岂非自打嘴巴?
     在天下人眼中,与那不顾边疆死活的太子又有何异?
     这对他“靖难”的大义名分将是致命的打击!
     “不!”
     晋王终于下定决心,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此刻不宜急进。”
     “传令下去,各军稳守现有阵地,暂缓对京城方向的攻势。”
     “多派探马,严密监视李、杨大军动向,务必查明他们北上的真实意图!”
     “同时,将此事大肆宣扬出去,就言太子麾下亲信李成化、杨定国,深感国家大义,不忍大胤河山遭受鞑子毒手,已毅然率军北上抗狄!”
     他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我们要帮太子好好宣扬一下他麾下将领的‘深明大义!”
     如此一来,既暂缓了军事压力,又将了太子一军,还能观望风色,伺机而动。
     帐中谋士稍一思索,便明白了晋王的高明之处,纷纷献上彩虹马屁。
     ……
     与晋王的冷静应对相比,京城内的新帝胤昭的反应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当软禁中的曹淳风想办法送出他被软禁,京师五营北上的密信到京城时,胤昭简直如同五雷轰顶!
     “什么?!李成化!杨定国!他们怎敢?!他们怎么敢!”
     胤昭在太极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暴跳如雷,状若疯癫。
     他将龙案上的奏折和笔墨扫落一地:“抗旨不遵!软禁钦差!私自调兵!他们这是造反!是通敌!罪该万死!诛他们九族!”
     殿下的顾鼎铭、崔开济、陆秉均等人也是脸色惨白,冷汗直流。
     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这支精锐的京师五营,如今竟然脱离控制北上,京城防务瞬间空虚到了极点!
     若是晋王此刻趁机来攻…
     “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稳住京城防务,严防晋王来袭啊!”崔开济急声道。
     “还有!立刻下旨!公告天下!斥责李成化、杨定国勾结鞑子,叛国投敌!”
     “剥夺其一切官职爵位,命令各地官兵围剿!”
     胤昭歇斯底里地吼道。
     他绝不相信李、杨是去打鞑子,本能地认为他们定是投靠了晋王或者鞑子。
     “陛下,不可啊!”
     崔开济还算保持了一丝理智,“若如此宣称,岂不是坐实了朝廷不顾边疆危机、逼反忠良的罪名?”
     “这正中了晋王下怀!如今之计,只能含糊其辞,称其‘擅自行动。”
     “另派心腹将领尽快接管京畿防务,并…并催促各地勤王兵马加速入京!”
     胤昭喘着粗气,虽然极度不甘,但也知崔开济所言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他瘫坐在龙椅上,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力。
     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正在渐渐失去对局面的掌控。
     ……
    喜欢。
  

第379章 京师五营,动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