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令箭落下,一众禁军士卒上得前来,将江竹松、唐明志、田昌以及孔副班头、那王姓小吏面上的头发一撩。
     拿了文书核对无误后,再用刻有“死”字的印章沾了朱色印泥,在他们的额头戳了下去。
     此印一盖,就等于在判官簿上记了名姓。
     台下已被清出了一大片场地,五匹拴着铁链的战马早已就位。
     车裂是文书上写的比较“文雅”的刑罚名称,民间的俗称叫五马分尸。
     姜远扔了令牌后,也便下了台带着随从开溜了,剩下的交给郎显与花百胡来办就是。
     对于姜远来说,车裂这种刑罚还是不要看的好,免得吃不下饭。
     姜远带着独臂老李与廖发才、杜青等人刚至刑场边缘,就听得行刑处爆发了骚乱,百姓躁动起来。
     第一个被行车裂的是江竹松,他造了这么大的孽,百姓岂会放过他,估计骨头都剩不下了。
     姜远连头也没回,泷河县百姓的情绪落地,这番公审就没有白费力气。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姜远重重吁出一口气,自语了一句。
     廖发才斜了一眼姜远:“恶官恶吏都该死,你为民申了冤,平了民愤,老子…我感觉你怎么好像并不怎么高兴。”
     廖发才话音刚落,光溜溜的脑袋就被独臂老子扇了一巴掌:“没规没矩,得称东家!”
     “你再扇我脑袋,我可就生气了!”
     廖发才摸着光头,嘟囔着,倒也不是很生气,这十来天与鹤留湾的人相处下来,发现他们并没因他的出身而瞧不起他。
     反而听说廖发才被向天高算计,扬言遇上向天高,揍他个满脸开花。
     这让廖发才瞬间觉得来对了地方,从此以后,身后也是有兄弟的人了。
     姜远笑了笑,认真回答廖发才的问题:
     “古人说,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等哪天大周不需要钦差来治恶时,那才是高兴的时候。”
     姜远说完,大步向前而行,往粮仓方向去了。
     廖发才摸着光溜溜的脑袋,站在原地一脸懵:“啥民乐民富,钦差不治恶回家玩泥巴么?
     哎,老李,你听懂了没有?”
     独臂老李笑了笑:“东家的话高深莫测,岂是你能听懂的!跟上!”
     “老李你装啥装,你不也没听懂!”
     廖发才哼了一声,又转头问杜青:“杜大侠,东家说的话是啥意思,你解释一下呗。”
     杜青抱着长剑懒洋洋的笑道:“就是说,大周之天下,像江竹松与唐明志这样的狗官完全没有了,百姓的日子就喜乐了。
     那时还要什么代天子巡狩的钦差,那时候才是高兴的时候。”
     廖发才闻言撇了撇嘴,应了句:“昨晚我梦见娶到仙女了。”
     杜青哈哈一笑:“你高兴么?”
     “我高兴个屁,梦里又搂不着睡不着的。”
     “那你现在知道他为何在判决完江竹松等人后,并不是很高兴了?”
     “懂了。”
     廖发才摇摇光溜溜的脑袋,快步追姜远而去。
     姜远未到得粮仓前,就听得一阵喧闹抱怨之声。
     “凭什么赈灾粮少了这么多!昨日是每人三斤粗粮,今日就成八两了?!”
     “我们要见钦差!这还让不让人活,粮仓这么多粮食,不给我们这些受灾的百姓吃,又要卖高价粮么!”
     “哎,一丘之貉啊!本以为钦差来了,我们就有活路了,谁想到啊,发粮不过十日,就减口粮,我们怎么活啊!”
     排队领粮的百姓议论纷纷,更有甚者已是口吐脏言,叫骂不休。
     廖发才见得这情形大怒,他可是记得清楚,姜远没开仓放粮之前,这些灾民围在田家粮仓前哭嚎哀求,却得不到一粒粮。
     即便是饿死,又哪敢骂上田昌半句?
     如今姜远将泷河县的贪官污吏全抓了,开了粮仓赈灾,今日不过减少了一些粮,就被人辱骂。
     “他娘的,这些人还有没有良心!气煞老子!”
     廖发才按了刀柄,迈了步就要上前将那几个骂得正欢的灾民摁倒。
     姜远伸手拦住廖发才:“不要冲动!”
     廖发才愤声道:“他们这般骂你,往你身上泼脏水,你能忍,老子不能忍!”
     姜远正色道:“怪不得他们,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也会骂的。”
     廖发才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老子干不出这等事来!”
     姜远淡声道:“会的,你肯定也会。你想想,在这大灾之年,灾民们活过了今日,就会担心明天能不能活下去。
     朝廷的钦差来了,粮仓也开了,他们看见了活的希望,但心里其实还是担忧焦虑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粮能发多久。
     如今突然减粮,而粮仓里还有粮食,换作是你,你骂不骂,你会怎么想?”
     廖发才一愣,抓了抓脑袋:“我定然以为,有粮少发,肯定是钦差那狗官想贪!”
     “这不就是了么?”
     姜远叹了口气:“大灾之前,人性之复杂很难说谁对谁错,百姓所知的有限看不到全局,他们的担忧并不过分,让人骂几句又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廖发才也叹了口气:“你倒是懂得多,我就看不得这么长远,这侯爷就该你当!但你不解释一番,岂不凭白背了骂名?”
     姜远看着在粮行前亲自施粮的赵欣,淡声道:“此处一切交给瑞云县主,且看她如何应对吧。”
     赵欣听得灾民们的怒骂之声,放下手中的簸箕,提了裙摆上了粮行前的台子,不急不缓的说道:
     “众位乡亲,请听我一言。”
     “说什么都没用,我们要粮!”
     “对!要粮!我们不求多要,只求像昨日一样每人三斤就行!”
     “这位姑娘,请让钦差大人出来说话,为何突然减粮,粮仓中有粮为何不发!”
     赵欣美目灼灼,看着那几个领头起哄的灾民,正色道:“尔等只顾起哄,却不肯听我一言,意欲何为?
     本次减发赈灾粮自有钦差大人的考量,若尔等不知原因依旧漫骂,就是你等的不对!凡事讲个理字!”
     “大家不要吵,先听听这位姑娘说完又何妨!”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拄着拐棍,高声叫道。
     这老者似有些威望,他一出声,灾民们逐渐安静下来。
     赵欣清了清嗓子:“众位乡亲,尔等之担忧,钦差大人也是清楚的,今日减粮并非克扣,而是不得已为之。
     你们看这粮仓中的粮很多,但我泷河县有百姓七万余,

第675章 维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