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6章 逆水行舟,江上磨合[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船队离开公安已有数日,正沿着长江,艰难地逆流而上。
     春日的长江,江水虽不如夏汛时那般汹涌暴虐,但自西向东的浩荡水势依旧不可小觑。
     船只吃力地对抗着水流,船工们黝黑的脊背在阳光下闪着汗光,
     整齐的号子声伴随着橹桨划破水面的哗啦声,在宽阔的江面上回荡。
     旗舰行驶在船队中央,两侧是护卫的战船,后方则是装载物资的补给船,
     整个船队保持着严整的队形,既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向沿途可能存在的窥探者展示一种无形的秩序和力量。
     两岸的景色不断变换,时而是平坦开阔的江滩,水草丰茂,偶有水鸟掠过;
     时而又是连绵起伏的丘陵,青翠欲滴,间或点缀着几处农舍村落,炊烟袅袅。
     江风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对于大多数船上的人来说,无暇欣赏这早春的江景,
     行军的紧张和对未来的未知,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心神。
     唯有一个人似乎例外,那就是孙尚香。
     这位来自江东的郡主,仿佛天生就属于这种充满活力的环境。
     她似乎完全没有初次远行、寄人篱下的拘谨和不安,反而如同鱼儿得了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
     这些天来,她几乎把旗舰的甲板当成了自己的演武场。
     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她便已起身,在甲板上舒展筋骨,练习着家传的刀法或箭术。
     她的身姿矫健,动作迅捷有力,一招一式都带着凌厉的劲风,引得不少随行的护卫暗暗喝彩。
     她尤其钟爱射箭,常常站在船舷边,以江面上漂浮的枯枝、水鸟甚至远处岸边的某块奇石为目标,
     弯弓搭箭,箭无虚发。
     那自信飞扬的神采,配上她明艳动人的容貌,构成了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练武,她对船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她会跑到船头,兴致勃勃地向经验丰富的老船工请教如何辨识水流、预测风向;
     她会走到正在擦拭兵器的护卫中间,毫不怯场地与他们讨论刀枪的优劣,
     甚至偶尔会忍不住手痒,与老吴手下的几名亲卫“切磋”几招,
     当然,那些久经沙场的汉子们都懂得点到为止,既不敢伤了郡主,也不愿输得太难看,场面倒也其乐融融。
     她的热情、直率和不拘小节,迅速赢得了船上大部分军士的好感。
     在枯燥而紧张的行军途中,她的存在无疑增添了一抹亮色和不少活力。
     然而,这种“活力”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小小的“麻烦”,
     或者说,与我核心团队那种低调、内敛、注重隐秘的行事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如,她会毫无征兆地闯入徐庶正在与几名掾吏核对行军路线图的船舱,
     好奇地探头探脑,追问那些标记代表什么意思;
     她也会在我通过特制的玄镜台通讯装置(当然,外观经过了伪装,只让她看到类似铜镜或文书盒的表象)
     接收或发送加密信息时,突然出现在我身边,好奇地问我在看什么“有趣的镜子”或“神秘的盒子”。
     面对这种情况,徐庶总是能以他那温和而又不失分寸的态度,
     巧妙地将话题引开,既不让她起疑,也不会泄露任何机密。
     而我,则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这不过是记录沿途风物所用,以备将来绘图之需。”
     我通常会用类似这样半真半假的理由来搪塞她。
     她虽然聪慧,但在这些涉及我核心机密的事务上,显然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经验。
     她多半会撇撇嘴,表示“文人的东西真麻烦”,然后又被甲板上其他更新鲜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相比之下,孙尚香与糜贞的相处,则显得更为微妙。
     糜贞身上那种江南仕女特有的温婉娴静、心思缜密,
     与孙尚香的爽朗外放、不拘小节,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
     初时,两人之间保持着一种客气而疏离的礼貌。
     孙尚香似乎不太习惯糜贞那种事无巨细、润物无声的细致安排,觉得有些“束手束脚”;
     而糜贞,对于这位身份尊贵、性格跳脱的郡主,也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却又在无形中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界限,
     专注于自己的职责——管理后勤、调度资源、处理那些繁杂却至关重要的庶务。
     我注意到,糜贞在面对孙尚香时,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或许是因为孙尚香的身份,或许是因为她那过于外露的活力,又或许……
     是因为她能如此坦荡地站在我的身边,而糜贞自己,却只能在幕后默默地付出。
     但我相信糜贞的智慧和分寸感,她绝不会让个人的情绪影响到大局。
     而孙尚香,虽然大大咧咧,但并非没有感觉。
     

第636章 逆水行舟,江上磨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