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章 新时代反向劝学(4/4)[2/2页]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云少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其实
      儿子他一直对自己这个父亲寄予厚望。
      可自己却
      第二天。
      许青山去上了学。
      许学军和林月华去学校里简单地走了一圈,跟老师们熟悉了一下,又和华清京大的老师见了面之后就回云漳了。
      云漳县地方税务局里。
      许学军坐在综合科内自己的办公桌前沉思良久,他的双眼通红,布满了血丝。
      他看起来状态很差,之前打理的油光大背头现在也显得有些凌乱。
      但他并不是邋遢,而是在压抑着什么。
      同事们有来关心一下他,但许学军都摇摇头摆手说自己没事。
      一直到这一天快下班的时候。
      许学军才和同事说了声自己要去旁边的行政大厅。
      他大阔步地朝着行政大厅走去,虽然看起来有些狼狈,但整个人的气势却丝毫不颓。
      从行政大厅的正门昂首挺胸地进去。
      有不少人看到他这一身税务制服,又见他如此有气势,都以为他是哪里来视察的巡视组领导。
      有些年轻的纷纷站起来跟许学军微笑点头示意。
      上点年纪的也会友善客套一笑。
      许学军找到了行政大厅的不动产交易税务窗口办事处,那位郭主任正在窗口里的办公桌前,满脸愁容、百无聊赖地坐着。
      “郭主任。”
      许学军很是自信大方地走进窗口办事处里,跟郭主任打招呼。
      “诶?许科,你怎么过来了?”
      综合科的工作覆盖面广,郭主任自然也认识许学军,而且这次最新的副科许学军也评上了。
      “是这样的,郭主任。”
      许学军没坐下来,而是客气地站着,说道。
      “我想看看你什么时候在家有时间,我去做客一下,我们聊聊,岗位调动的事?”
      郭主任眼前一亮。
      立马站起来握住许学军的手,拉着就让他坐下来。
      “好说,好说,这事咱们细聊。”
      两个中年男人就在这办事处理聊了起来,前面的事有年轻的办事员在处理,没有重要事情,也不会有人过来。
      这一晚,许学军和郭主任一起下的班,聊得颇欢。
      翌日。
      许青山接到了林月华的来电。
      林月华告诉他许学军去找关系和找人脉申请岗位调动的事情,许青山颇为欣慰。
      新时代的反向劝学。
      有时候,往往只需要几句话。
      他之所以想让许学军继续往上爬,一方面是他未来的发展指不定和许学军能互为助力。
      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希望现在的许学军会闲下来。
      因为一旦闲下来,许家那边的亲戚的乱七八糟的事就会被带不少进许青山家里来,而林月华那边想要再瞒着许学军,也难。
      如今许青山学习上的目标就只剩下高考满分。
      但生活上的目标却还有很多未完成。
      他摘了秦子锋和刘海的雷,但暂时还没有听说秦子锋杀人事件后续的发展。
      虽然他已经在事先的布局里留了一些套。
      以刘江和秦隼的性格,和他们的对手级别,都很难会想到这会是一个高三学生和一个负债累累的无业游民做出来的局。
      他们只会在他们的对手里挑人发火。
      更不用说,此时刘江和秦隼这两不是什么好鸟的家伙已经出现了不可能化解的冲突。
      解决刘江和秦隼的事还早。
      但林月华的债务,许青山却觉得差不多是时候想办法解决掉了。
      如果许青山没有记错的话。
      林月华高考后爆出来的总债务是167万。
      按照许青山自己计算过的利息情况,此时2009年元旦刚过没多久,林月华手中的债务应该还在155160万之间。
      这在2009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有时候,许青山也觉得社会发展的信贷问题很大。
      每个月工资只有小几千块的老师群体,竟然能够在有单位、有家庭住址的情况下,就能从随便一家银行里贷出来几十万。
      只要贷上几家,再加上颇具闽越色彩的特殊产物:合会,或者可以称之为标会。
      合会,或称标会,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信用融资行为,发起人被称为会头,参与进来的亲友作为会员。
      每期筹款的会款按约定归某位会员所有,每人一次,一会一轮回。
      这种建立在血缘、地缘关系的融资。
      很容易牵扯数十万的资金。
      而老师、公务员、事业编这种体制内员工,因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工资稳定不高,需要周转,就更容易成为这种民间融资的温床。
      假设一会24人24期,1人1期1000块。
      那1期就是24000块,24期就是57万6。
      但就算是这种体制,也不是没有人会跑路的可能。
      也就是说,随便一个老师就可以用一千块的月薪,撬动一百多万的资金杠杆。
      就许青山自己对老家的了解。
      龙江市市区还好,但龙江下面的各个县城里,教师、公务员负债上百万、数百万的,并不在少数。
      如果只有一家两家这样,那或许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成为特例。
      可当这样的事情在地区普遍存在的时候。
      那就有其根源问题。
      来晚了,不多说,明天继续4更日1.3w字,大家能跟得起吗?要是不能的话,我慢点?真的要我慢点吗?

第94章 新时代反向劝学(4/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