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武卫防备着左武卫,叶白虽然心中不爽,却也没有太过在意,本就没有想要现在就掺和,起码得要等着秦国诸位皇子把狗脑子都给打出来后,他才会有心南下。
“陈平,调动锦衣卫的人员,时刻关注诸位皇子们的内战,那些暗手该用就用,既然他们要打,咱们虽然不明着掺和,但暗中要一直关注着,不能让他们有停火的机会。”
“请侯爷放心,微臣已经有了部署,皇子们想要停手,下面的人打出了真火,未必会听从命令。”
对于这种私下里搞小动作,陈平可是一把好手,这方面的水平可不在贾诩之下,可惜的是,贾诩目前还没有现身,若不然两人联手,保证可以把秦国闹得天翻地覆。
“廉颇,从左武卫挑选出4万精锐,即刻北上,补充骁骑卫中,再将军中一些非精锐裁汰,精简人员编制,增强战斗力,缺额的兵马,你与李牧两人严加操练。”
“诺,谨遵侯爷之命。”
裁汰“老弱”的事情,骁骑卫和龙武卫早就已经完成了,兵力虽然少了,可战斗力却并没有下降多少,如今也该轮到左武卫了。
当初重建左武卫的时候,为了尽快成型,手里的士兵卡数量不足,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正规军、老兵,加之当时左武卫没有太过重要的军事任务,叶白也没有强化太多精锐士兵出来,左武卫的真实战力其实并不强。
一整个冬季,廉颇和李牧两人都在加紧操练兵马,倒是让很多士卒实力提升,有些老兵甚至自行晋升到了精锐士兵的级别,可综合战斗力,依旧要比龙武卫、骁骑卫弱了不少。
如今龙武卫回归,加上亲卫营在,诸位皇子又爆发了内战,右武卫虽然畏惧于叶白的威名和强大武力,不敢内讧,在边境加强防备,但也就仅此而已,根本就不敢主动进攻。
没有来自外部的威胁,正是精简部队,提升战斗力的绝佳时机,哪怕这一道命令下去,20万规模的左武卫至少要少一半人,可却是完全值得的。
“张巡,眼下最要紧的乃是春耕,左武卫缺少的兵额,暂时也不会从民间大规模招募新兵,各种徭役也暂时停下,让百姓们可以全心全意地完成春耕。”
“石门郡的府军也不用闲着,就地屯田,各府的防务交给龙武卫、左武卫,加大剿匪力度,趁着这个时节,好好把全郡山下清剿一遍,给百姓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请侯爷放心,春耕已经开始,微臣还让各地府军协助,不会误事。”
军政两方面的事情都说完了,其实也不需要叶白多说,手下人都是一时俊杰,管理这么点地方,还是绰绰有余的,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更加不需要叶白去操心什么。
一场简短的军政会议就这样结束,从叶白府邸离开的文臣、武将们迅速展开了行动。
郡衙这边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是按照之前的政策继续执行,不过力度更大了一些,毕竟有了叶白的同意,不需要再有任何顾忌。
左武卫的一座座军营中,廉颇、李牧两人亲自出马,对军中士卒进行挑选,留下精锐士卒,将那些正规军、老兵暂时淘汰,划入到府军编制。
原本因为抽调部分府军前去支援康宁郡、西兴郡,石门郡的府军少了一部分,又因为春耕的事情,张巡和南霁云两人没有及时征召新兵,导致兵力大大减少。
如今得到了数万有实战经验的左武卫淘汰士卒的补充,石门郡府军不但兵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战斗力更是提升了一大截,真要论综合战斗力,甚至都不比郑国、吴国、越国的卫军部队要弱了。
龙武卫、左武卫分散驻扎在石门郡内,几乎每座城池都有兵马驻扎,原本负责各地防务的府军马上就腾出手来,正好进行屯田,加大粮食产量。
没有办法,西北三郡的气候、土壤等等,都要比中原四郡差上不少,同样数量的农田,粮食产出要少了一大截,既然质量比不上,那就只能用数量来弥补了。
中原大战打得越发激烈了起来,一开始的时候,内战的各支卫军部队,虽然打得热闹,好像一点不顾及曾经的同袍情谊一般,但是到底共同生活、操练了数年之久,不可能没有半点感情的。
上了战场之后,两军交战之时,总是会下意识地留手,伤亡并不算很大,有时候激战两三个时辰,也不过伤亡了几百人而已。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支部队伤亡越来越大,很多底层的军官、士卒
第117章 蛰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