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知道啊,本朝国土敌于唐,不及于汉。”
李丽质一头问号:“啊?啥意思?”
张彦开口了:“很简单,在明朝人眼中,汉唐的成就就是达到了胡越一家。”
“在古代,很多时候,华夏人认为的最北方是草原,最南边是中南半岛。”
“而且汉朝是最早完成这个成就的王朝。”
李丽质点头:“这个确实。”
“所以啊,对于想树立天朝上国的中原王朝来说,只有曾经非常强盛,可以吊打周边所有国家的王朝才有资格当榜样,最重要的是,国祚必须要长。”
“虽然根据政体来说,西汉和东汉就是两码事,但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代,人家也承认自己就是汉朝的正统。”
“两汉可是四百年啊,所以第一个符合这些要求的王朝就是汉朝。”
“最主要的是,汉朝也是华夏文明第一个突破地理限制的王朝,让世界认识到了东方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华夏文明。”
“所以汉朝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原人的自称了。”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墍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所居城邑,周环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后汉书》
(罗马对汉朝的记载主要见于《博物志》,称中国为塞力斯,即Seres,意为丝绸之国。罗马人认为中国出产一种名为塞力斯绸的物质,其加工方式被描述为丝绸长在树上,用水润湿后织成锦缎,这种东西也成为罗马贵族服饰的原料。 ?)
(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的商人间接接触到了汉朝的商品,但没有直接交往记录。公元一六六年,罗马皇帝马可·奥理略派使者经印度洋至中国日南郡,这次是两国第一次官方接触,但是因为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交流有限。)
(郅支城‘土城外有重木城,‘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
(这也可能是汉朝和罗马的第一次交锋,可能是罗马的雇佣军或者溃兵。)
(在这次战争中,陈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李丽质傲娇的抬头:“我大唐也很强。”
朱媺娖同样如此:“大明也是,什么丰臣秀吉,新势力都打不过末期的大明。”
“讲真的,如果大明有钱,还真能把周边的强权全送走。”
喜欢。
第399章 汉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