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媺娖又在小天幕中看了一圈。
     “夫君,李鸿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怎么两极分化那么严重啊?”
     “想要了解李鸿章这个人,那就必须从头说起。”
     “李鸿章出生于道光三年,祖籍安徽合肥,他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
     “他父亲和曾国藩是同期的进士。”
     “等到了道光二十四年,李鸿章考上了举人。”
     “考上举人的李鸿章就拜进了曾国藩门下,三年后成了进士。”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因为战事不利,清朝开始允许地方组建民兵。”
     “也是这场起义给了李鸿章机会。”
     “咸丰三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迅速崛起,也正是这一年,工部侍郎吕贤基去安徽招募军队,李鸿章也顺理成章的加入了军队。”
     “咸丰六年,太平天国还没解决,第二次鸦片战争却爆发了。”
     “也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清朝缓过神了,这才认识到西方列强武器的厉害。”
     “同时,西方列强也意识到了如果让太平天国真把清朝灭了,他们签订的条约也就没了。”
     “所以清朝和西方列强走到了一起,清朝出钱,西方列强出力,一起打农民军。”
     朱媺娖冷哼一声:“满清真丢人。”
     “确实,很让人不耻,不过这也是洋枪队组建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李鸿章在合肥被太平天国按在地上捶,无奈,只能给曾国藩当幕僚。”
     “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在同治元年组建了淮军,并且接手了洋枪队。”
     “凭借着装备,李鸿章在一年时间拿下了苏州,又过了一年,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夹击下,太平天国灭亡。”
     “李鸿章也凭借军功进入了朝堂。”
     朱媺娖眉头一皱:“李鸿章是凭借西方列强的武器打赢的呗。”
     张彦点头:“没错,所以李鸿章对先进武器的认知远比其他同时期的清朝官员强。”
     “随后,李鸿章又剿灭了山东的捻军,升任湖广总督,如果李鸿章这个时候死,那他绝对是一代名臣。”
     朱媺娖笑了笑:“可是事与愿违对不对。”
     张彦点头:“没错,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爆发了。”
     朱媺娖不解:“天津教案?”
     “对,说白了就是法兰西传教士强占了当地百姓的土地建设教堂,之后因为瘟疫,教堂收留的孩子死了很多。”
     朱媺娖眉头一皱:“新仇旧恨,百姓不干了呗。”
     “没错,所以百姓直接把法兰西驻华夏领事打死了。”
     “一开始是曾国藩负责,结果曾国藩一去天津就把带头的百姓砍了。”
     朱媺娖冷哼一声:“半个圣人,果然不配。”
     “差不多,他也就会针对老百姓了,不过就算如此,法兰西还是不愿意。”
     “随后清朝换上了李鸿章。”
     “事情就是那么巧,李鸿章刚到天津,普法战争爆发了。”
     “要知道,普鲁士可不是软柿子,法兰西只能认真,天津教案

第407章 李鸿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