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英国公回京[2/2页]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种菊南山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七零八落。
      所幸屋子没塌,虽然扑满了灰尘,打扫打扫也能住人,留在家里的下人,只有几人受伤,没有生命危险。
      父子二人这才放下心来,张维贤把儿子留在家里坐镇,自己带着三十名家丁,往后军都督府去。
      英国公掌后军都督府,这种时候,他得把军队握在手中,以防万一。
      后军都督府公厅,手下的将领果然都聚集在院子里,跟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一问,才知道右都督朱纯臣,携全家出城度假未归,两位都督同知也不在,众人无人统领,只好守在院子里等待。
      好几位家住在王恭厂一带的将领,正在痛哭,其他将领的脸色也不好,估计也是想回家看看情况。
      英国公一回到公厅,众将领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都督府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英国公还是迅速安排几位家住城西南一带的将领:“带上你们的亲卫回家去!能救一人是一人!”
      又吩咐其他将领:“看管好你们手下的卫所,把人员、财产、房屋的损失,先统计上来。”
      又让各指挥使和同知轮流值班,两个时辰一换,轮休的人,可以带五名以下的亲随,回家处置家事。
      处置了公厅里的事,英国公最关心的,是万岁爷的安危,因为没敲景阳钟,说明朱由校在活着,他的心稍稍放下一点。
      他一直守在公厅,听属下不时来报:“杨指挥使的家,被夷为平地,全家二十三口尸骨无存!”
      “谢指挥同知家的房子全塌了,谢家人被埋在下面,正要抢救活人!请求督爷派人支援!”
      没有兵部命令,英国公是无权调兵的,只好找了几位与谢指挥使关系亲近的千户、百户官,带着家丁前去支援。
      随着各地的消息陆续传回来,确认了是京城西南的王恭厂一片,发生了爆炸,那些家住城西、城南的官兵们,情绪激动起来,纷纷要求回家看看,再不放人,就要引起哗变了。
      只好让他们回去,相互帮助,能救出一个家人,也是好的。
      估计,兵部就算调兵,也不会调城里的卫所兵。
      一直守到第二天晚上亥时,天启帝下旨,让他入宫值守。
      这道不寻常的旨意,把英国公吓得不轻,上次他入宫值守,还是朱由校他爹,光宗帝病危时托孤,他是托孤大臣之一。
      这次,难道万岁爷有什么闪失?真要如此,两位皇子还那么小(他还不知道,四皇子已经薨了),宫里还有几位未就藩的王爷……大明将何去何从?
      他忙把都督府的的事务,交给一位佥事,自己立即策马来到了紫禁城。
      想想当初,先帝去逝,李选侍在乾清宫拉住十五岁的太子朱由校,非要让太子答应,登基后封他做太后。
      还是他英国公和刘首辅,冲进乾清宫,把太子抢出来,送到文化殿登基的。
      现在又叫他入宫值守,又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
      直到入了乾清宫见到朱由校,他才知道,四皇子薨,万岁爷伤心过度,晕倒了,还是三皇子回宫,才哄得万岁爷暂时放下心结。
      怕再出意外,这段时间,他们勋贵,要和阁臣们在乾清宫侧殿值守。
      英国公稍稍放下心来,见朱由校拖着病体,竟连夜与他们讨论救灾方案,并拿出了四大点,十几条行动方案来讨论。
      英国公与在座的两位阁臣和魏忠贤一样,内心充满疑问:“万岁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睿智了?”喜欢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请大家收藏:

第66章 英国公回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