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一队官兵突然闯入侯府,为首的正是朝廷派来的酷吏。他手持圣旨,宣读道:“奉皇上旨意,彻查侯府通敌叛国之罪!”
舒瑶和傅珩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酷吏冷笑着看着他们,说道:“侯府上下,全部带走!”
舒瑶和傅珩被带到刑部大牢,阴冷潮湿的空气夹杂着霉味和血腥味,令人作呕。牢房里关押着不少犯人,个个面黄肌瘦,眼神空洞。舒瑶紧紧握住傅珩的手,试图从他那里汲取一丝力量。傅珩反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无声地传递着安慰和鼓励。
酷吏雷厉风行,立刻开始了对侯府下人们的审讯。鞭子抽打在肉体上的声音,惨叫声,求饶声,此起彼伏,在寂静的刑部大牢里显得格外刺耳。舒瑶听着这些声音,心如刀绞。她知道,这些人中,有些是无辜的,有些是被胁迫的,但此刻,他们都成了这场阴谋的牺牲品。
一个年轻的丫鬟被带到酷吏面前,她瑟瑟发抖,脸色苍白。酷吏厉声问道:“说!你和侯府世子是什么关系?你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勾当?”
丫鬟吓得魂飞魄散,语无伦次地否认着:“奴婢…奴婢只是个普通的丫鬟…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酷吏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桌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给我打!”
行刑的衙役正要动手,傅珩突然开口:“大人,刑讯逼供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您这样做,就不怕圣上怪罪吗?”
酷吏斜睨了他一眼:“侯府世子,如今你自身难保,还有心思关心别人?本官奉旨查案,自然有权审问犯人。你若再敢阻挠,本官连你一起治罪!”
傅珩不卑不亢地回道:“大人,律法规定,审问犯人需有确凿证据,不可屈打成招。大人若无证据,仅凭臆测就对无辜之人施以酷刑,这与草菅人命有何区别?大人身为朝廷命官,理应秉公执法,维护律法的尊严,而不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傅珩的一番话,句句在理,字字铿锵,让酷吏一时语塞。他恼羞成怒,正要发作,却听到门外传来一个声音:“住手!”
刑部尚书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丫鬟,又看了看一脸镇定的傅珩,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酷吏连忙上前解释,添油加醋地将傅珩阻挠办案的事情说了一遍。刑部尚书听完,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看向傅珩:“世子,你有什么要说的?”
傅珩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并强调自己只是在维护律法的尊严,并非有意阻挠办案。刑部尚书听完,沉吟片刻,说道:“酷吏,审讯之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滥用刑罚。没有确凿的证据,不可轻易定罪。”
酷吏虽然心中不忿,但也只能遵命。刑部尚书又对傅珩说道:“世子,本官知道你心中焦急,但此事事关重大,还请你耐心等待,朝廷一定会查明真相,还你一个公道。”
说完,刑部尚书转身离去。酷吏狠狠地瞪了傅珩一眼,也跟着离开了。牢房里又恢复了之前的死寂,只有受伤的丫鬟低声啜泣的声音。
傅珩看着舒瑶,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握紧舒瑶的手,低声说道:“别怕,一切有我。”
舒瑶回握住他的手,点了点头。突然,一个狱卒匆匆跑进来,在傅珩耳边低语了几句。傅珩的脸色骤变……“怎么会这样……”
狱卒带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侯府的几家重要商铺接连被查封,原因是“货物质量不合格”。傅珩深知,这绝非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后操纵,趁着侯府被调查之际,落井下石。他强忍着内心的焦灼,对舒瑶低声道:“瑶儿,侯府出事了。”
舒瑶的心猛地一沉,她明白,这场阴谋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她反握住傅珩的手,语气坚定:“别担心,我们一起面对。”
离开阴冷的刑部大牢后,傅珩立刻召集了侯府的几位心腹,商议对策。“短短几日,我们的几家绸缎庄和茶叶铺都被查封,对方来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傅珩面色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
一位管事忧心忡忡地说:“世子,如今侯爷被关押,府中人心惶惶,加上外面流言蜚语,生意一落千丈,恐怕……”他没敢再说下去,但大家都明白,侯府的处境岌岌可危。
“查!给我彻查!”傅珩语气果决,“一定要查出是谁在背后捣鬼!还有,立刻派人去疏通关系,务必保住剩下的产业。”
舒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其中一家被查封的茶叶铺,正是之前她发现账目有问题的那个。她不动声色地将此事记在心里,决定暗中调查。
接下来的几天,傅珩忙得焦头烂额,四处奔走,试图挽回侯府的损失。舒瑶则暗中调查那个可疑的茶叶铺,她翻阅了所有账目,仔细询问了铺子里的伙计,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第118章 侯府查叛徒,瑶智寻破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