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转折(2)[2/2页]

大明第一公 岁月神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丘那一条路。
     队伍不快不慢的走着,从内城出城,至外城,再到通济门出城。
     守城的兵丁早接到曹国公要出城公干的消息,是以今儿一早,城外的百姓们都给隔离开来,专门留出一条官道,供给李景隆的队伍。
     待见到李景隆的车驾,沿途的兵丁全是肃穆行礼。
     而刚出通济门外,李小歪就跳下马车,对车厢之中的李景隆道,“老爷,舅老爷等您呢!”
     李景隆撩开车帘,对着路边,带着几名亲卫,策马矗立的邓镇笑道,“大哥,您还真来送我呀?”
     “也是赶巧,今儿我巡城!”
     邓镇笑着下马,大步过来,“怎么走的这么仓促?”
     “皇命在身,十万火急!”李景隆笑道。
     “去多久?”
     邓镇又问,可是却在身子前探的同时,一个信封隐晦的飘进了李景隆的车厢之中。
     “那可说不准,赈灾嘛,总得要些功夫!”
     李景隆不动声色的掀开衣角,把那信封盖住,“家里头就拜托你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放心,有我!”
     邓镇拍着胸脯子,“那我就不耽误你了,一路顺风!”
     “告辞!”
     ~~
     队伍继续前行,李景隆在车厢之中回头,邓镇还带着人在原地摆手。
     他把念珠挂在胸口,放下车帘打开那封信。
     上面几行字....十几个名字。
     这些人都是邓家在山东河南两地的老关系,而且以邓镇的谨慎来说,这些人稍微有那么一丁点不可靠,他都不会把名字报给李景隆。
     人,又是武人,在军中出生入死但却不得志的武人,对李景隆来说,多多益善。
     曹国公加上申国公,两大势力的结合,如今是到了要在军中,再形成一个山头的时候了。
     自古以来,拉拢人靠的就是官和钱。
     而如今这两样,他李景隆都能给。
     正如后世高丽那边有位着名的全小将.......靠着这两样,能让高丽的将士们,喊出最由衷的忠诚!
     “洪武二十四年...”
     “我远离京师....”
     “待明年.....”
     “转折之年,而我...身怀利器!”
     心中想着,李景隆将手中的名单贴身放好。
     忽然,车厢外传来砰砰两声。
     却是李小歪的拳头,看似不经意的在车厢上撞了两下。
     李景隆从车厢之中探出头去,不知何时。
     他们的队伍之中,又多了几个人,又多了一辆马车。
     但好似,谁都没看见一般。
     ~
     “阿嚏....”
     与此同时,刚到西安,夜宿在秦王府之中的太子朱标重重的打了个喷嚏。
     “太子爷可是凉着了?”
     “这北面的地界是有些凉嗖...”
     “奴婢让太医过来给您瞧瞧?”
     瞬间,太监包敬的脸,出现在朱标床榻的帷幔之外。
     “没事!”
     朱标起身,“我哪那么矫情?”
     说着,他穿着鞋披着衣服走到窗边,天空一片明媚,万里无云。
     随着他的起身,殿外数十名宫人太监,缓缓入内,开始伺候。
     “啊!”
     朱标擦了把脸,揉去脸上的睡意,漱口到,“今儿是什么安排来着?”
     “陕西布政,指挥都司,监察巡察御史,按察使,西安知府,都在前殿等着觐见呢!”
     包敬跪在地上,给朱标换鞋道,“还有上百名官绅,陕西官学五十多名贡生,也都等着您见呢!”
     “比在京城还忙!”朱标笑笑。
     “今儿城里也热闹!”
     包敬抬脸,“因为您来了,西安可谓是全城披红挂彩,而且呀....还赶上了佛诞!”
     “什么佛诞?”朱标不解。
     “二爷前年定下的规矩,甘肃那边供奉的佛骨舍利,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西安。让全城百姓瞻仰......”
     “佛骨舍利?”
     朱标微微皱眉,沉吟道,“我是知道这么回事!”
    喜欢。
  

第67章 转折(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