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四海(2)[2/2页]

大明第一公 岁月神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咚咚咚....
     当天边出现第一抹亮光,紫禁城的晨钟悠然响起。
     但比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敲钟的是身披银甲的大汉将军,所以鼓声格外有力。
     啪....
     啪..
     啪....
     世袭罔替宣宁侯,皇城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曹泰,站在神武门内,挥舞手中长鞭。
     与此同时,神武门被二十名锦衣卫,缓缓推开。
     神武门外,东西两侧,文武官员早已肃然矗立。
     待神武门敞开之后,文官由吏部尚书詹徽大头,武人这边宋国公冯胜为先,带领文武百官徒步入内。
     李景隆位于冯胜和傅友德身后,一众头发花白的开国公侯之中,一身蟒袍的他,格外显眼。
     今日,正是册立皇太孙的日子。
     仪式的每个步骤,都经过精心的计算。
     待群臣在奉天殿,乃至殿前的广场上站定之后,太阳已徐徐升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炙热的阳光,与奉天殿燔炉之中的檀香交织在一起,使得高高在上的龙椅,宛若不在人间。
     咚咚咚...
     又是一通鼓声,两名银甲将军,缓缓拉开御座上的帘布。
     紧接着,群臣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一身最为隆重的衮服,端坐于龙椅之上。
     华丽的旒冕,遮着他有些苍老的脸。
     但衮服上的十二星辰日月,又给他增添了许多无上的威严。
     “咦...”
     群臣皆是不敢抬头,李景隆却心中有些好奇。
     他的目光在殿内搜寻片刻,最后落在了西便门那边....
     一身蟒袍的沐英,没有站在殿内,而是在侧殿,默默的注视着。
     当然,在他的身旁,是同样穿着衮服的少年吴王,即将成为大明储君的吴王朱允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突然,中书舍人刘三吾,双手捧着诏书,站在丹阶之上,在群臣面前朗盛开口。
     “曩古列圣相继驭宇者,首建储君。朕自甲辰即王位,戊申即帝位,于今二十五年矣。”
     “前者抚将练兵,平天下乱,偃天下兵,奠生民于田里,用心多矣。”
     “及统一以来,除奸贪,去强豪,亦用心多矣。”
     “迩来苍颜皓首,储嗣为重。”
     “嫡孙允熥册为皇太孙,嗣奉上下神只,以安黎庶。告尔臣民,想宜知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又是山呼海啸一般的朝拜。
     朝拜声中,穿着衮服的朱允熥,缓缓从侧殿走出。
     无声归附于地,重重叩首。
     “行册礼.....”
     随着内侍的声音落下,李景隆将手中的笏板插在玉带之中,起身出列。
     在他身侧,是老迈的宋国公冯胜,两人一老一少,形成鲜明对比。
     李景隆躬身,双手高举,接过内侍奉上的储君宝册。
     冯胜亦是如此,接过储君宝印。
     然后两人转身,朝着朱允熥缓缓走去。
     ~~
     偏殿之中,不知不觉之间,沐英的脸蒙上了一层水汽。
     当年,也是这般,他也是侧殿之中看着,他的弟弟朱标.....被册封为太子储君。
     依稀之间,好似朱允熥和朱标的身影在此次融合了。
     “弟弟....放心去吧!”
     “往后,我护着熥哥儿....”
     “放心,我哪也不去了,就护着他!”
     想着,他原本带着笑意的脸,陡然一僵。
     脚步突然的趔趄踉跄,身子后退几步,靠着墙壁。
     “侯爷...”
     几名侍卫官员大急,急忙上前。
     沐英额头满是汗水,捂着心口,“别声张.....别吵....了...殿下!”
     ~~
     “授册...”
     李景隆跪地,将手中宝册,献于皇太孙朱允熥。
     而后,叩首大喊,“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喜欢。
  

第126章 四海(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