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43章 尸易无限(148)[2/2页]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罗盘指针剧烈颤动起来,林野的罗盘也跟着震动,两个罗盘的指针同时指向探方的西北角,“我爷爷的笔记里说,‘神树对应处就是祭祀坑的西北角,和神树雕塑的位置成直线!”
     郑队长顺着苏晓指的方向看过去:“那个探方我们已经做过物探,地下三米处有个金属信号源,形状很规则,像是个盒子,但不确定是不是你们说的青铜盒。下周我们会开始挖掘,到时候你们可以过来观察,但一定要遵守规定,不能干扰发掘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林野和苏晓每天都来考古队驻地,跟着郑队长学习三星堆的考古知识,还帮着整理文物照片。苏晓的爷爷是老考古队员,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对文物修复很有兴趣,经常跟着修复室的老师学习清理青铜残片;林野则对着爷爷的日记,对照着三星堆的文物,试图找到更多关于青铜盒的线索。
     一天下午,林野在整理爷爷的日记时,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草图。草图上画着个青铜盒,盒身上刻着和罗盘一样的“地脉纹”,盒子旁边写着一行小字:“青铜盒需双罗盘共振开启,内有‘星图,对应‘天地人三脉。”他赶紧把苏晓叫过来,两人对着草图研究起来。
     “‘星图?难道是古代的天文图?”苏晓皱着眉头,“我爷爷的笔记里也提到过‘星图,说能通过星图找到其他文明遗址的位置。”
     林野点头:“如果青铜盒里真的有星图,那可能不仅能解开三星堆的谜团,还能找到其他像良渚、石家河这样的文明遗址,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太重要了!”
     就在这时,郑队长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个对讲机:“小林,苏丫头,快过来!异常探方那边有发现!”
     林野和苏晓赶紧跟着郑队长跑到探方边。只见考古队员们正围着一个刚露出的青铜盒,盒子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地脉纹”,和他们草图上的一模一样!青铜盒的表面有些锈迹,但整体保存完好,盒盖上还有两个小小的凹槽,形状正好和他们的罗盘匹配。
     “这就是青铜盒!”苏晓激动得声音都在抖,手里的罗盘震动得更厉害了,“凹槽是放罗盘的地方,爷爷的笔记里说,双罗盘放在凹槽里,就能共振开启盒子!”
     郑队长让队员们小心地把青铜盒抬出来,放在旁边的工作台上。他看着青铜盒上的凹槽,又看了看林野和苏晓手里的罗盘:“你们说的是真的?那要不要试试?但一定要小心,别损坏了盒子。”
     林野和苏晓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罗盘放进凹槽里,两个罗盘刚放好,就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指针开始快速转动起来。青铜盒上的“地脉纹”渐渐亮起,像是有电流在纹路里流动,盒盖缓缓向上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一张用青铜片打造的星图,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星星和线条,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
     “这就是星图!”林野激动得眼睛都亮了,“你看这些线条,应该是古代的天文坐标,对应着不同的文明遗址!”
     苏晓凑近星图,指着上面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和良渚玉琮上的很像!还有这个,像石家河玉人像上的纹饰!”
     郑队长也凑过来看,眼里满是惊叹:“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星图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天文图,对研究古代天文学和文明交流太重要了!我们得赶紧把星图送到实验室,进行保护和研究。”
     就在队员们准备把青铜盒和星图送到实验室时,突然有几个穿着黑衣的人冲了过来,手里拿着工具,想要抢夺青铜盒!郑队长赶紧让队员们护住青铜盒,同时对着对讲机大喊:“保安!保安!有人抢文物!”
     林野和苏晓也立刻挡在青铜盒前,手里紧紧握着罗盘。黑衣人们见抢不到青铜盒,就想动手推开他们,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就在这时,林野和苏晓手里的罗盘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嗡鸣,青铜盒上的“地脉纹”也亮得更刺眼了,黑衣人们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动作慢了下来。
     保安们很快跑过来,把黑衣人们制服。郑队长松了口气,拍了拍林野和苏晓的肩膀:“幸好有你们!不然青铜盒就被抢走了。这些人可能是文物贩子,想要把青铜盒卖到国外,太可恶了!”
     林野看着被制服的黑衣人,心里一阵后怕:“幸好罗盘和青铜盒能产生反应,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看来爷爷说的没错,青铜盒和罗盘不仅能找秘藏,还能保护文物。”
     接下来的几天,考古队把青铜盒和星图送到了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检测和研究。林野和苏晓也参与其中,帮忙解读星图上的符号和坐标。他们发现,星图上的坐标不仅对应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已知的文明遗址,还有几个未知的坐标,可能是尚未被发现的古代文明遗址。
     一天晚上,林野和苏晓在实验室里对着星图研究时,苏晓突然指着一个未知坐标:“你看这个坐标,和我爷爷笔记里提到的‘金沙遗址很像!说不定那里也有重要的文物!”
     林野赶紧拿出地图,对照着星图上的坐标:“真的!这个坐标就在成都附近,离三星堆不远。咱们可以跟郑队长说说,申请去那里勘探一下,说不定能有新的发现!”
     就在这时,郑队长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小林,苏丫头,星图的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上面的符号是古代的‘巴蜀图语,部分符号已经解读出来了,确实提到了‘金沙遗址,还说那里有‘太阳鸟秘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野和苏晓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兴奋。苏晓说:“那咱们赶紧申请去金沙遗址勘探吧!说不定能找到‘太阳鸟秘藏,解开更多的文明谜团!”
     郑队长笑着点头:“我已经跟上面申请了,下周咱们就去金沙遗址。不过这次一定要注意安全,上次的文物贩子可能还没放弃,咱们得加强安保,保护好文物。”
     林野看着星图上的“金沙遗址”坐标,又摸了摸手里的罗盘,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金沙遗址之行,又会是一次全新的冒险,不仅能找到更多的文物,还能进一步揭开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谜团,完成爷爷和苏晓爷爷的心愿。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苏晓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去金沙遗址。博古架上的文物复刻品仿佛在为他们送行,青铜面具挂件反射着阳光,像是在预示着新的发现。林野把爷爷的日记和苏晓爷爷的笔记本放进背包,又小心翼翼地把青铜罗盘收好——这两个罗盘,不仅是他们寻找秘藏的工具,更是传承爷爷们遗志的信物。
     火车朝着成都方向驶去,窗外的景色渐渐从丘陵变成了平原。林野看着手里的星图照片,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每一件文物,找到所有的文明遗址,让中华文明的光辉照亮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辉煌。
     他知道,新的冒险才刚刚开始,金沙遗址的“太阳鸟秘藏”正在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谜团和挑战在前方等着他们去解开、去克服。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有苏晓做伴,有郑队长和考古队的支持,还有爷爷们留下的罗盘和笔记,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火车渐渐靠近成都,远处的高楼大厦渐渐清晰起来。林野和苏晓收拾好东西,准备下车——金沙遗址,我们来了!
     火车驶入成都平原时,窗外的稻田像铺了层绿绒毯,远处的龙泉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林野把星图照片铺在小桌板上,指尖划过标注“金沙遗址”的坐标,苏晓凑过来,手里的青铜罗盘突然轻轻震动,与他的罗盘形成微妙的共振。“你看,罗盘又有反应了!”苏晓眼睛亮起来,“离金沙遗址越近,震动越明显,说不定‘太阳鸟秘藏就在遗址核心区附近!”
     林野点点头,把爷爷的日记翻到新的一页,上面画着个简易的太阳鸟图案,旁边写着:“金沙之鸟,衔火映天,藏于水畔,伴玉而生。”他指着图案对苏晓说:“你爷爷的笔记里有没有提到过太阳鸟和玉的关系?”苏晓赶紧掏出笔记本,快速翻阅:“有!这里写着‘太阳鸟为图腾,玉为祭器,秘藏需以玉引之——难道要找到特定的玉器,才能打开秘藏?”
     两人正讨论着,火车缓缓停靠成都东站。刚走出站台,就看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李馆长举着牌子在等他们,身后跟着两个穿深蓝色工装的考古队员。“林老师、苏老师,一路辛苦!”李馆长热情地迎上来,握手时指了指身后的商务车,“郑队长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咱们先去遗址工作站,路上我给你们讲讲最新的勘探情况。”
     车上,李馆长拿出平板电脑,点开金沙遗址的三维模型:“金沙遗址距今约30002600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遗址,之前出土过太阳神鸟金箔、玉琮、玉璋这些国宝。最近我们在遗址西北侧的‘祭祀区水榭附近做物探,发现地下两米处有个不规则的金属信号源,形态有点像鸟类,还有密集的玉质信号,和你们说的‘太阳鸟秘藏特征很吻合。”
     苏晓赶紧把罗盘凑近平板电脑,指针瞬间指向模型里的信号源位置:“就是这里!罗盘的反应和在三星堆时一样,说明下面肯定有重要文物!”李馆长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们本来计划下周开始挖掘,有你们的罗盘辅助,说不定能更精准地定位秘藏位置,还能避免破坏周边的遗迹。”
     半小时后,车停在金沙遗址工作站门口。院子里摆满了刚清理出来的陶片和玉器残件,几个考古队员正围着一张长桌讨论。看到林野和苏晓,一个戴眼镜的年轻队员赶紧迎上来:“野哥!我是你的粉丝,上次看你直播鉴红山玉猪龙,我还记了笔记呢!”周围的队员都笑起来,瞬间拉近了距离。
     走进工作站的会议室,李馆长把一张巨大的勘探图铺在桌上,指着西北侧的水榭区域:“这片区域以前是古河道,后来慢慢淤塞成了平地。物探显示,信号源就在水榭遗址的正下方,周围还有几个小型的玉质信号,可能是祭祀用的玉器组合。但这里的土壤层很特殊,上面是淤泥土,下面是砂层,挖掘时容易坍塌,而且文物在潮湿环境里可能已经出现了腐蚀,必须做好现场保护。”
     林野掏出青铜罗盘,放在勘探图上,指针稳稳指向水榭遗址的中央:“我爷爷的日记里说,古蜀文明的秘藏多与‘水脉对应,水榭遗址在古河道旁,正好符合‘藏于水畔的描述。而且罗盘的震动很稳定,说明下面的文物保存得比较完整,没有出现严重的损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晓也补充道:“我爷爷的笔记里提到,金沙遗址的祭祀活动常用‘玉璧祭天,玉琮祭地,如果秘藏周围有玉质信号,很可能是用来守护秘藏的礼器,挖掘时要格外小心,别碰坏了玉器和秘藏的关联结构。”
     李馆长连连点头:“你们的分析太有用了!我们明天一早就开始挖掘,今天下午先做准备工作,你们可以跟着队员们熟悉一下现场,也看看之前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复制品,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和秘藏相关的线索。”
     下午,林野和苏晓跟着年轻队员小周去了遗址现场。水榭遗址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木质的基柱残件还嵌在土壤里,周围拉着防护栏。小周指着地面上的标记线:“这里就是物探发现信号源的地方,我们已经用白灰画好了挖掘范围,明天会先清理表层的淤泥土,再慢慢往下挖。”
     苏晓蹲下来,用手轻轻触摸土壤:“这土很湿润,里面还掺着些细小的贝壳,说明这里以前确实是河道。文物在这种环境里能保存下来,已经很幸运了,就是不知道金属信号源会不会生锈。”林野则拿出罗盘,在标记线周围走动,每走几步就停下来观察指针的变化——当他走到中央位置时,罗盘的震动突然变强,指针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地下的文物。
     “就是这里!”林野肯定地说,“指针的反应最强,秘藏应该就在这下方一米左右的位置,周围的玉质信号可能是围绕着秘藏排列的,形成了一个保护圈。”小周赶紧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我明天就按照这个位置调整挖掘方案,先从周围的玉质信号开始清理,再慢慢靠近中央的秘藏,这样能最大限度保护文物。”
     晚上,工作站的食堂里热闹非凡。队员们围着林野和苏晓,好奇地问起三星堆青铜盒和星图的事,林野把星图照片拿出来,指着上面的未知坐标:“这些坐标可能对应着其他未被发现的古蜀文明遗址,等我们完成金沙遗址的挖掘,说不定能顺着星图找到更多的历史线索。”
     小周兴奋地说:“要是能找到新的遗址,咱们就能更完整地还原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了!之前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到现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它的制作工艺、象征意义,要是秘藏里有相关的文物,说不定能解开这些谜团。”
     苏晓也笑着说:“我爷爷以前总说,古蜀文明是‘藏在历史里的瑰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挖掘、去解读。咱们现在做的事,就是在传承这份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古蜀文明的辉煌。”
     第二天一早,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林野和苏晓穿着防水服,跟着队员们一起清理表层土壤。淤泥土又湿又黏,一铲子下去就会粘在工具上,大家只能用小竹片一点点剥离,手指很快就被泡得发白。李馆长在一旁指挥,手里拿着喷雾器,时不时往土壤上喷水,保持湿度,防止文物干裂。
     挖到上午十点左右,小周突然喊起来:“这里有东西!”大家赶紧围过去,只见他用竹片轻轻拨开泥土,一片淡绿色的玉璧边缘渐渐显露出来。“是玉璧!”李馆长激动地说,“小心清理,别碰坏了玉璧的纹饰!”
     林野和苏晓蹲在旁边,屏住呼吸看着——随着泥土一点点被扫去,完整的玉璧展现在眼前,玉璧的表面刻着细密的云雷纹,边缘还有几个小小的钻孔,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细微的腐蚀痕迹,但整体保存完好。“这玉璧的纹饰和三星堆出土的很像,说明金沙和三星堆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林野忍不住说道。
     苏晓也补充道:“我爷爷的笔记里说,金沙遗址的玉器工艺是在三星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件玉璧的钻孔工艺更精细,应该是金沙中期的作品,用来守护秘藏的可能性很大。”
     接下来的两天,挖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队员们陆续清理出了三件玉璧、两件玉琮和一件玉璋,都围绕着中央的信号源排列,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礼器圈”。每一件玉器都刻着不同的纹饰,玉琮上的兽面纹、玉璋上的鱼纹,都与古蜀文明的图腾息息相关。
    喜欢。
  

第2243章 尸易无限(14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