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将来太子掌权,未必会延续下去。宋中丞确实有几分本事,却并不能让所有人都看重女官,即便你立下大功,也难以改变世人看法。”
宋灵淑一听这话,内心冒起一股无名火,想出无数的理由反驳。静下来仔细一想,萧维膑并没有说错,世人看法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她即便成了这御史中丞,也有无数人在暗中鄙夷。
她心知,仅凭她一人不可改变世间对女子的看法,她既幸运得了这个机会,就一定会好好树立一个,让世人皆震惊的榜样。
让其他女子也能拥有男子所能拥有的机会,入书院读书,拼尽全力去考取功名。
“萧侍郎说的对,既然世人心存偏见,那便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改变世人的看法。”她叹息轻笑,最后抬起眼眸,充满自信地勾起嘴角道:
“且让世人拭目以待吧!”
说罢,重新扏笔,写起了此次策论试题。
萧维膑见宋灵淑目光坚定,内心涌起一丝感慨,转身重新坐了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都畿道关口时,他是亲眼看着宋灵淑查出李宗财之死的真相,又一路追到了宜川县,差一点就抓到凶手。
连他都没有这般心细如发的观察,能顺着所有已知线索,推理追查出凶手所在,更何况其余热衷于党争的酒馕饭袋。
他这回是真信了,陛下提拔宋灵淑入御史中丞,绝不止因为她查出突厥往司马监下毒,还助防卫所保护了江州的边境。
陛下是就是想让宋灵淑来洛阳,早计划好让她来东选任知诠。
想到朝堂局势,齐王殿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所有人却默认装作看不见,不想去招惹是非。
实际所有人心里都悬着一杆秤,衡量着哪边得势站哪边。不可否认,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连他也是如此。
他在外听闻知诠收贿的流言,又听齐王殿下将宋灵淑召去上阳宫,内心涌现的第一反应是担忧。
宋灵淑若是被人陷害,他就成了两边都盯着的靶子,稍有行差踏错,便是两边都抨击的对象,这绝非他想看到的局面。
好在赏赐风波中,宋灵淑直接放话,将赏赐送予沿海剿匪的府兵和受灾的百姓,把东西放在所有人眼皮底下,质疑轻轻松松消弭过去。
如今,流言再凶猛,只需到东城区驿馆门外,便能看到那原封不动的八大箱贵重赏赐。
此法,连他也不得不高看一眼!
宋灵淑不知萧维膑在想些什么,好不容易写完了策论,又重新拿起了另外半张试判卷子。
这部分是最令她纠结的地方。
赋税和地方人口是历朝历代的难点,数之不尽的为官者对此头痛,如沿海富庶地区,为官者倒是轻松些。
如偏僻山区,毒瘴丛生之地,百姓至多只能保证温饱。
想要交上课税且保证温饱,为官者就得鼓励百姓多行开垦,遇上天灾及时上报朝堂,减免当地赋税。若无灾交不上赋税,全县衙都得挨骂扣除俸禄。
这也只是没过错的做法,一如安风县与青复县那般,不仅如数交上赋税,还能保持稳定下去,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这也是为何这二位县令如此受瞩目,都盼着二位一身清正,为民作主的好官,能得到朝廷的重视。
随着日暮之色渐深,宋灵淑终于写完,又重新检查一遍,随后收拢起,不带任何犹豫地,直接推到了萧维膑的跟前。
“就由萧侍郎为我的考卷寥作评级,指出不足之处,我好日后改善!”
萧维膑差点被茶水呛到,轻咳几下缓和道:“我以为宋中丞只是练练手,怎得还需我给予评级?我先前只说笑,不必当真……”
宋灵淑站起身,伸了个腰,随后郑重拱手道:“既然我选择写了考卷,应该有个评级,我也好改过不足之处。萧侍郎资历深,由你来评再合适不过!”
喜欢。
第565章 同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