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致有不少人因欠收课税,被罚俸禄,考课成绩才不理想。
     铜锣声复又响起,宋灵淑还未看来人,低头看了一眼名册,这次进来的正是受到瞩目的云州司马房琯。
     房琯身姿修长,臂膀有力,形貌不像儒雅文官,反而像颇具身手,行动利落的武官。脸型偏方,五官显露出一丝凌厉之色,看着确实像能以一己之力,稳住云州局势的人。
     她对此人印象良好,试判评级也都在上下和上中之间,当得算能文能武。
     萧维膑总算不是死板着脸,低头扫了一眼策论,决定换个话题。
     “据悉,云州边境私贩横行,他们潜藏在边境村落,时常以放牧为由,携带私盐横越边境。且问,你该如何做,方能杜绝私贩乱象,且不伤害无辜村民。”
     房琯站得笔直,朝前微躬揖礼,声音响亮,口齿清晰道:“侍郎有所不知,边境牧民为防突厥人来抢掠牛羊,皆会在前方设哨塔,且家家皆豢养海东青。如遇敌袭,会在哨塔悬挂红布示警。”
     “边境私贩并非居于牧民家中,而是在远离牧点的地方,在夜间横穿边境,进入突厥。这些私贩与突厥部落关系关系匪浅,他们在云州与私商接头,转交货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维膑略微挑眉,点了点头示意房琯继续说。宋灵淑听到这话,突然想到在凉州时,阿布拉穿行山脉进入突厥,在凉州也鲜少人知晓。
     房琯神色未动,接着道:“可用两头夹击的办法打击私贩,一为:向云州百姓陈情厉害,督促百姓互相监管城中商铺,再安排衙役每日巡逻,如发现大批量私运货物者,必须出具路引,说清去处和来处。”
     “二为:张贴抓拿私贩的布告,散居牧民发现并上报私贩行踪,便可获得州府赏金,以利驱使牧民监管边境。”
     “为何不直接在边境设哨塔,每日安排人镇守住所有能出入的边境口?”卢恪突然开口询问。
     房琯揖禀道:“云州与突厥的接壤边境,却与他处不同,此地虽平阔无山,有不少起伏丘陵和低洼处,人和马只要趴伏在下方,便难以察觉。”
     “如要设哨塔需要搭建更为密集,所需耗费极大,实际收效却并不大。当地牧民每日赶羊牧牛,对边境之地也极为熟悉和警惕,以利驱动牧民监督,是花费最少,且最有效的办法!”
     “好!”宋灵淑不禁拍手称赞,“云州城府衙距离边境较远,真要建立哨塔,也无法监管守塔人会不会被人收买。当地牧民则不同,他们对突厥仇视,如若有州府通缉布告在,他们宁愿将抓到的私贩换赏钱,也不会接受私贩的收买。”
     萧维膑也微笑道:“严禁私贩是长久之计,府衙耗费越大,越不能长久坚持,如果官员只管在任期大肆花费,维持短期之效,不能达到应有的长期收效,便是无用之策!”
     卢恪也笑着不住赞同,“原是我对边境不了解,只想着一时之策,未考虑府衙的长远收支,房司马从府衙到当地牧民做出多方考虑,此计是良计也!”
     倪一齐与久不言语的郝彬也都满意点着,无人有异议。
     宋灵淑与萧维膑皆在纸上写了上上评级。
     房琯不骄不噪,行了个恰到好处的礼,道谢退下。
     宋灵淑细看了房琯所写策论,在私盐方面,他也是极大考虑了当地百姓,并非用酷吏强行镇压。对盐商和乡绅豪强,采用软硬兼施之法,让教习向百姓说清官盐私盐的利弊,让百姓从源头制止私盐泛滥。
     此人才足以担任一方刺史,能左右兼顾百姓与朝廷,不仅拥有魄力和胆识,也同样身具坚持不懈的毅力,对上对下都能处事得当,难怪房琯能在洛阳城内得到瞩目!
     加之过去曾立下功劳,她愿意将房琯向西京推举,且看长公主是否愿意重用此人。
    喜欢。
  

第567章 房琯[2/2页]